五更山蟬響,醒發(fā)如吹篪
出自唐代皮日休《太湖詩三宿神景宮》:
古觀岑且寂,幽人情自怡。
一來包山下,三宿湖之湄。
況此深夏夕,不逢清月姿。
玉泉浣衣后,金殿添香時(shí)。
客省高且敞,客床蟠復(fù)奇。
石枕冷入腦,筍席寒侵肌。
氣清寐不著,起坐臨階墀。
松陰忽微照,獨(dú)見螢火芝。
素鶴警微露,白蓮明暗池。
窗欞帶乳蘚,壁縫含云蕤。
聞磬走魍魎,見燭奔羈雌。
沆瀣欲滴瀝,芭蕉未離披。
五更山蟬響,醒發(fā)如吹篪。
杉風(fēng)忽然起,飄破步虛詞。
道客巾屨樣,上清朝禮儀。
明發(fā)作此事,豈復(fù)甘趨馳。
注釋參考
五更
五更 (wǔgēng) 舊時(shí)把一夜分為五更,即一更、二更、三更、四更、五更 the five periods of the night 指第五更 before dawn;the fifth watch just before dawn 夜夜達(dá)五更?!队衽_(tái)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起五更,睡半夜吹篪
吹奏篪管。篪,古代管樂器,形如笛,有八孔?!对姟ば⊙拧ず稳怂埂罚骸安洗祲?,仲氏吹篪?!薄妒酚洝し饿虏虧闪袀鳌罚骸癌z 伍子胥 ﹞鼓腹吹篪,乞食於 吳市 。”后世行乞或相沿吹篪。 北魏 楊衒之 《洛陽伽藍(lán)記·法云寺》:“ 琛 令 朝云 假為貧嫗,吹篪而乞。”
皮日休名句,太湖詩三宿神景宮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