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杜甫《種萵苣》:
陰陽一錯亂,驕蹇不復理。
枯旱于其中,炎方慘如毀。
植物半蹉跎,嘉生將已矣。
云雷欻奔命,師伯集所使。
指麾赤白日,澒洞青光起。
雨聲先已風,散足盡西靡。
山泉落滄江,霹靂猶在耳。
終朝紆颯沓,信宿罷瀟灑。
堂下可以畦,呼童對經始。
苣兮蔬之常,隨事藝其子。
破塊數席間,荷鋤功易止。
兩旬不甲坼,空惜埋泥滓。
野莧迷汝來,宗生實于此。
此輩豈無秋,亦蒙寒露委。
翻然出地速,滋蔓戶庭毀。
因知邪干正,掩抑至沒齒。
賢良雖得祿,守道不封己。
擁塞敗芝蘭,眾多盛荊杞。
中園陷蕭艾,老圃永為恥。
登于白玉盤,藉以如霞綺。
莧也無所施,胡顏入筐篚。
注釋參考
野莧
即細莧。野生的莧菜,人可食,多作飼料。又名豬莧。 唐 杜甫 《種萵苣》詩:“野莧迷汝來,宗生實於此。” 宋 陸游 《園蔬薦村酒戲作》詩:“菹有秋菰白,羹惟野莧紅?!?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菜二·莧》﹝集解﹞:“ 頌 曰:‘細莧俗謂之野莧,豬好食之,又曰豬莧。’莧竝三月撒種,六月以后不堪食……細莧即野莧也?!?/p>
宗生
(1).猶叢生。同種類植物密集生在一起。 晉 左思 《吳都賦》:“楠榴之木,相思之樹,宗生高岡,族茂幽阜,擢本千尋,垂蔭萬畝?!?唐 杜甫 《種萵苣》詩:“野莧迷汝來,宗生實於此?!?/p>
(2).出身皇族的考生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科場·宗室應試之始》:“本朝宗室,許應科舉入仕途…… 鄭 世子 載堉 ,於 萬歷 二十二年條奏七事,俱為宗藩應試臚列。一令奉國中尉以下,盡同民生赴考入學,一宗生舊有考校換授之議,第四品以上,難改他官?!?/p>
于此
(1).在此。 漢 司馬相如 《上林賦》:“順天道以殺伐,時休息於此?!?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陶徵士誄》:“依世尚同,詭時則異。有一於此,兩非默置。”
(2).如此。 漢 阮瑀 《為曹公作書與孫權》:“思計此變,無傷於孤。何必自遂於此,不復還之。”
(3).至此;至今。 宋 蘇軾 《潮州修韓文公廟碑》:“獨 韓文公 起布衣,談笑而麾之。天下靡然從公,復歸于正,蓋三百年於此矣?!?/p>
杜甫名句,種萵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