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魏晉石崇《王昭君辭》:
我本漢家子。
將適單于庭。
辭決未及終。
前驅(qū)已抗旌。
仆御涕流離。
轅馬為悲鳴。
哀郁傷五內(nèi)。
泣淚沾朱纓。
行行日已遠(yuǎn)。
乃造匈奴城。
延我于穹廬。
加我閼氏名。
殊類非所安。
雖貴非所榮。
父子見凌辱。
對(duì)之慚且驚。
殺身良未易。
默默以茍生。
茍生亦何聊。
積思常憤盈。
愿假飛鴻翼。
棄之以遐征。
飛鴻不我顧。
佇立以屏營(yíng)。
昔為匣中玉。
今為糞土英。
朝華不足歡。
甘為秋草幷。
傳語(yǔ)后世人。
遠(yuǎn)嫁難為情。
注釋參考
單于
單于 (chányú) 漢時(shí)匈奴人對(duì)其君主的稱呼。泛指外族首領(lǐng) chief of the Xiongnu in ancient China 月黑雁飛高,單于夜遁逃?!啤?盧綸《塞下曲》 單于使衛(wèi)律治其事。——《漢書·李廣蘇建傳》石崇名句,王昭君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