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章孝標(biāo)《柘枝》:
柘枝初出鼓聲招,花鈿羅衫聳細(xì)腰。
移步錦靴空綽約,迎風(fēng)繡帽動飄飖。
亞身踏節(jié)鸞形轉(zhuǎn),背面羞人鳳影嬌。
只恐相公看未足,便隨風(fēng)雨上青霄。
注釋參考
踏節(jié)
亦作“蹋節(jié)”。以腳踏地打節(jié)拍。 唐 張祜 《觀楊瑗柘枝》詩:“紫羅衫宛蹲身處,紅錦靴柔踏節(jié)時(shí)。” 元 楊維楨 《紅牙板歌》:“十三紅兒舞鷓鴣,輕蓮蹋節(jié)隨疾徐?!?/p>
鸞形
指美人的嬌軀。 唐 王起 《照寶鏡賦》:“集璀璨之光,鸞形乍合;騰磨礱之色,虹氣斯占?!?唐 章孝標(biāo) 《柘枝》詩:“亞身踏節(jié)鸞形轉(zhuǎn),背面羞人鳳影嬌。”
背面
背面 (bèimiàn) 與正面相反的一面 the back 山的背面羞人
羞人 (xiūrén) 感覺難為情或恥辱 feel embarrassed or ashamed 我怕你說出我來,捉我到官,妝幌子羞人不好看?!毒劳ㄑ浴?h3>鳳影梧桐樹的陰影。以鳳凰非梧桐不棲,故稱。 唐 李嶠 《桐》詩:“春光雜鳳影,秋月弄圭陰。” 唐 李頻 《題長孫桐樹》詩:“一去龍門側(cè),千年鳳影移。”
章孝標(biāo)名句,柘枝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