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貫休《賀鄭使君》
三衢蜂蠆陷城池,八詠龍韜整武貔。才諭危亡書半幅,
便思父母淚雙垂。戈收甲束投仁境,汗浹魂飄拜虎旗。
死地再生知德重,精兵連澉覺山移。人和美葉禎祥出,
陣善深為典教推。仗信輸誠方始是,執(zhí)俘折馘欲何為。
清威嚴(yán)令無纖壒,長路深山不拾遺。七邑恩波歌浩渺,
一方云物自鮮奇。天文仰視同諸掌,劍術(shù)無前更數(shù)誰。
戰(zhàn)馬閑眠汀草遠(yuǎn),秋鼙干揭岳霞隳。義為土地精靈伏,
仁作金湯鐵石卑。龔遂劉寬同煦嫗,張飛關(guān)羽太驅(qū)馳。
笙歌席上偏憐客,刀劍林中亦念詩??e渚美為長飲水,
金山高作受降碑。時(shí)猶草草秋方盡,陳是堂堂孰敢窺。
寵渥豈唯分節(jié)鉞,勛庸須勒上鐘彝。神資天贊誰堪比,
名遂功成自不知。卷箔倚闌云欲雪,擁壚傾榼酒如飴。
扶堯社稷常憂老,到郭汾陽亦未遲。釋子沾恩無以報(bào),
只將葑菲賀階墀。
注釋參考
三衢
指今 浙江 衢縣 。因縣境有 三衢山 ,故稱。 唐 羅隱 《寄三衢孫員外》詩:“ 小敷 文伯見何時(shí),南望 三衢 渴復(fù)饑。” 宋 楊萬里 《過安仁市得風(fēng)掛帆》詩:“何人道是 三衢 遠(yuǎn),掛起東風(fēng)十幅蒲?!薄抖膛陌阁@奇》卷四:“昔 宋 時(shí) 三衢 守 宋 產(chǎn)瞻 以書答狀元 留夢炎 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高涼司馬行》:“ 三衢 橘柚 廣州 柑,夢繞江南與海南?!?/p>
泛指通衢。三,言其多?!豆茏印ぽp重甲》:“昔者 桀 之時(shí),女樂三萬人,晨噪於端門,樂聞於三衢,是無不服文繡衣裳者?!?/p>
蜂蠆
亦作“蠭蠆”。1.蜂和蠆。都是有毒刺的螫蟲?!秶Z·晉語九》:“蜹蟻蜂蠆,皆能害人,況君相乎!” 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補(bǔ)遺四》:“侍御史謂之掐毒,言如蜂蠆去其芒刺也。” 清 唐甄 《潛書·全學(xué)》:“士或遇蠭蠆而色變,觸棘刺而失聲?!?郭沫若 《創(chuàng)造十年續(xù)篇》三:“小小的譏刺可以慘于蜂蠆,小小的慰借可以暖于春陽?!?/p>
(2).比喻惡人或敵人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檄移》:“摧壓鯨鯢,抵落蜂蠆?!?唐 杜甫 《遣憤》詩:“蜂蠆終懷毒,雷霆可振威。” 唐 元稹 《授李愿檢校司空宣武軍節(jié)度使制》:“一戰(zhàn)而蜂蠆盡殲,不時(shí)而梟獍就戮?!?/p>
(3).比喻狠毒兇殘?!段酿^詞林》卷六六二引《太宗文皇帝伐遼手詔》:“弒逆其主,酷害其臣,竊據(jù)邊隅,肆其蜂蠆?!?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豪爽》:“我國家朝堂,汝安得恣蜂蠆而狼顧耶!” 明 張景 《飛丸記·故舊存身》:“梟獍狼豺,誤觸髭髯戟兩腮,蜜口生茶蕒,笑臉藏蜂蠆?!?清 鄭燮 《焦山別峰庵雨中無事書寄舍弟墨》:“ 始皇 虎狼其心,蠭蠆其性,燒經(jīng)滅圣,欲剜天眼而濁人心,故身死宗亡國滅,而遺經(jīng)復(fù)出?!?/p>
(4).指蜂尾的刺。亦比喻毒害或困難等不大?!逗缅蟼鳌返谝换兀骸?鐵公子 道:‘蜂蠆小難,若不能為兄排解,則是古有豪杰,今無英雄矣,豈不令 郭解 冷齒?’” 孫中山 《黨員要注重宣傳的奮斗》:“好像守門的蜂,尾上藏有蜂蠆,知道它的職務(wù),是保護(hù)全羣安全的?!?/p>
城池
城池 (chéngchí) 城為城墻,池為護(hù)城河。泛指城邑 city;city wall and moat八詠
見“ 八詠詩 ”。
龍韜
(1). 太公望 兵法《六韜》之一。泛指兵法、戰(zhàn)略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為蕭讓太傅揚(yáng)州牧表》:“既罕《龍韜》、《金匱》之効,又乏楹間帷中之績。” 唐 錢起 《送崔校書從軍》詩:“寧惟玉劒報(bào)知己,更有《龍韜》佐師律。” 明 湯顯祖 《牡丹亭·御淮》:“排雁陣,展《龍韜》,斷重圍殺過 河陽 道?!?清 鈕琇 《觚賸續(xù)編·圣武成功詩》:“魚麗成前列,《龍韜》運(yùn)上方。”
(2).古宮廷禁衛(wèi)羽林軍的別名。 唐 李德裕 《述夢詩四十韻》:“椅梧連鶴禁,壀堄接龍韜?!弊ⅲ骸皟?nèi)署北連chun{1-1}宮,西接羽林軍?!薄端问贰ぢ蓺v志三》:“日欲暮,魚鑰下,龍韜布?!?/p>
武貔
即虎貔。泛指猛獸,借指武士。 唐 人避 唐太祖 李虎 諱改。 前蜀 貫休 《賀鄭使君》詩:“ 三衢 蜂蠆陷城池,八詠龍韜整武貔。”參見“ 虎貔 ”。
貫休名句,賀鄭使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