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洪皓《聚道齋》:
古人以道寓諸器,今人謂器與道異。
不知器存道亦存,制器尚象皆其類。
張公榜齋為聚首,古器用居三代寶。
鼎彝雕鏤出神怪,篆籀文章資探討。
虬螭怒目肆攫拿,犀兕頓足紛交加。
云雷華蘤靡不有,巧妙肯使毫釐差。
詞嚴(yán)義密見款識,傳之萬祀期不墜。
仲淹著書非著論,侍郎獨識先公意。
見說侍郎才更優(yōu),牙簽插架如鄴侯。
從來器寶待人寶,此器此人今罕儔。
注釋參考
著書
著書 (zhù shū)寫書。
史記.卷六十三.老子韓非傳:「子將隱矣,彊為我著書?!?漢書.卷八十八.儒林傳.胡母生傳:「與董仲舒同業(yè),仲舒著書稱其德?!?h3>侍郎侍郎 (shìláng) 中國古代官名,明清時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部長,地位次于尚書 assistant minister 兵部侍郎先公
先公 (xiāngōng) 死去的父親,這里指司馬池。先,指已經(jīng)死去的上代或長輩 deceased father 先公為群牧判官?!巍?司馬光《訓(xùn)儉示康》洪皓名句,聚道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