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高斯得《鄒樞密挽詩》:
有偉花倫魁彥,花風(fēng)標(biāo)九牧花傾。
直聲同日揭,峻節(jié)與霜明。
賀旅羞權(quán)隸,佳兵折寇萌。
一麾人共惜,再入道彌貞。
專對思尊主,涂歸首正名。
終然疏汲黯,誰復(fù)挽陽城。
訪落當(dāng)元祀,干旄并兩英。
驲車方稅鞅,局花已翻枰。
不憚箋天苦,堅留出晝行。
一言嬰虎怒,八載與鷗盟。
改瑟新元休,持樞贊國成。
咎言方?jīng)坝?,悟主獨和平?br>南谷撩歸夢,東藩薄宦情。
寒花馨晚節(jié),潛穎謝浮容。
落落靈光殿,堂堂董相塋。
國人歌轟杵,志士淚緣纓。
隸也常尊盂,嗟哉未識荊。
易名如得與,猶足慰平生。
注釋參考
常尊
固定的顯貴地位。《左傳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君子小人,物有服章,貴有常尊,賤有等威,禮不逆矣?!薄稌x書·應(yīng)詹傳》:“先王設(shè)官,使君有常尊,臣有定卑?!币嘤靡苑Q帝王。 清 王韜 《日本通中國考》:“國( 日本 )立常尊,遞壇凡七代。”
嗟哉
嘆詞。 漢 馬援 《武溪深行》:“滔滔 武溪 一何深,鳥飛不度,獸不敢臨,嗟哉 五溪 兮多毒淫。”《后漢書·耿弇傳論》:“嗟哉,義重于生,以至是乎!” 唐 韓愈 《嗟哉董生行》:“嗟哉 董生 朝出耕,夜歸讀古人書,盡日不得息?!?/p>
識荊
識荊 (shíjīng) 敬辭。原指久聞其名而初次見面結(jié)識的敬詞,今指初次見面或結(jié)識 have the honor of making your acquaintance 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:‘生不用封萬戶侯,但愿一識 韓荊州(長史韓朝宗)’?!?李白《與韓荊州書》 避地曾來銀嶺居,識荊已是二年余?!?魯直《次程仲京韻》高斯得名句,鄒樞密挽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