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軾《治易洞》:
自昔遙聞太守高,明爻象彖日忘勞。
洞中陳跡今如掃,斯道何曾損一毛。
注釋參考
自昔
往昔;從前?!对姟ば⊙拧こ摹罚骸白晕艉螢??我蓺黍稷?!?晉 陸機 《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》:“自昔哲王,先天而順?!?唐 盧照鄰 《五悲·悲今日》:“自昔相逢,把臂談玄;橫雕龍於翠尾,飛縞鳳於瓊筵?!?宋 范成大 《臘月村田樂府·爆竹行》:“歲朝爆竹傳自昔, 吳 儂正用前五日,食殘豆粥掃罷塵,截筒五尺煨以薪?!?/p>
遙聞
(1).遠遠地聽到?!秴问洗呵铩らL攻》:“因以 代君 之車迎其妻。其妻遙聞之狀,磨笄以自刺?!?南唐 張佖 《晚次湘源縣》詩:“煙郭遙聞向晚雞,水平舟靜浪聲齊?!?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一》:“我遙聞北窗外吃吃有笑聲,室中弗聞也?!?/p>
(2).在遠處嗅。 唐 韓愈 《風折花枝》詩:“浮艷侵天難就看,清香撲地只遙聞?!?/p>
太守
太守 (tàishǒu) 漢朝設(shè)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。隋唐后的刺史、知府也別稱太守 prefect 太守即遣人?!獣x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 太守自謂也?!巍?蘇軾《教戰(zhàn)守》 太守與客來飲。 太守宴也。爻象
(1).《周易》中六爻相交成卦所表示的事物形象?!兑住だM辭下》:“爻象動乎內(nèi),吉兇見乎外?!?孔穎達 疏:“言爻者,效此物之變動也;象也者……言象此物之形狀也?!?/p>
(2).《周易》中的爻辭和象辭。泛指《易傳》。 三國 魏 劉劭 《<人物志>序》:“是以圣人著爻象,則立君子小人之辭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嘉遁》:“是以高尚其志,不仕王侯,存夫爻象。” 南朝 梁 沉約 《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》:“竊聞高尚其事,義光爻象;賢者避世,聲煥典墳?!?/p>
(3).《易·繫辭下》云,“爻象動乎內(nèi),吉兇見乎外”,后因以“爻象”指吉兇。 清 陳夢雷 《抒哀賦》:“掩涕而正襟兮,重搜爻象於窈冥?!?/p>
(4).形跡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一回:“ 浦郎 恐他走到庵里,看出爻象?!?/p>
忘勞
不感覺勞苦;不知疲倦?!抖Y記·祭義》:“思慈愛忘勞,可謂用力矣?!?鄭玄 注:“思父母之慈愛,已而自忘己之勞苦?!薄缎绿茣と鍖W傳上·徐文遠》:“ 文遠 説經(jīng),徧舉先儒異論,分明是非,乃出新意以折衷,聽者忘勞?!?/p>
蘇軾名句,治易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