豈不愿舂糧,占烏渠渠屋
出自宋代程公許《過眉山謁鄉(xiāng)耆宿李八丈提刑》:
憶昔下吳會,拜公古渝州。
別來忽星紀(jì),不知幾三為。
豈不愿舂糧,占烏渠渠屋。
良期苦難儷,千里勞遠(yuǎn)目。
公家難兄弟,與蜀關(guān)重輕。
峨眉疊連娟,石筍屹崢嶸。
維國有著龜,維士有司命。
并生天地間,受命獨(dú)也正。
憂端日搶攘,世論滋軟熟。
誰謂空谷遠(yuǎn),有美人如玉。
我如南州橘,托根非不深。
逾淮恐成枳,望遠(yuǎn)勞我心。
鮐背發(fā)播然,齒頰探骨鯁。
跪履乞一言,書紳以自儆。
仙曹寄江干,吏隱適吾愿。
西軒館梅友,懷老貍鼠覘。
坐令高世姿,不耐塵綱罥。
殷勤數(shù)問訊,余力稍營繕。
八窗虛明,孤標(biāo)對老健。
佇立慘澹中,恍覺容采絢。
天風(fēng)發(fā)奇芬,霜月潑冷艷。
官卑茍?zhí)迂?zé),交淡日相見。
凍搖哦詩吻,堅(jiān)作忍饑面。
癡頑信可憐,無取復(fù)奚羨。
村醪未必佳,苦味且耐晏。
洗{西戔}壽親尊,春和元不欠。
勿與競李場,恐為吾友玷。
注釋參考
豈不
豈不 (qǐbù) 難道不…?怎么不…? wouldn’t it result in 豈不容易?舂糧
《莊子·逍遙游》:“適百里者宿舂糧,適千里者三月聚糧?!痹父羲迵v米備糧。后也以“舂糧”作百里的代稱。 宋 蘇軾 《王鄭州挽詞》:“那知聚散舂糧外,便有悲歡過隙中!”
渠渠
(1).深廣貌?!对姟で仫L(fēng)·權(quán)輿》:“於我乎,夏屋渠渠?!?朱熹 集傳:“渠渠,深廣貌?!?宋 王安石 《潭州新學(xué)》詩:“撤故就新,為此渠渠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紅玉》:“腴田連阡,夏屋渠渠矣。”
(2).殷勤貌。 宋 蘇舜欽 《上孔待制書》:“古人詡詡而汲善,渠渠而下士,是致德義日益引,望實(shí)日益隆,憂患無自入焉。” 宋 梅堯臣 《將赴表臣會呈杜挺之》詩:“學(xué)語渠渠問,牽裳步步隨?!?/p>
局促不安貌?!盾髯印ば奚怼罚骸叭藷o法則倀倀然,有法而無志其義則渠渠然?!?楊倞 注:“渠渠,不寬泰之貌?!币徽f,無守貌。 梁啟雄 釋引 陳奐 曰:“渠渠,猶瞿瞿?!洱R風(fēng)》傳云:‘瞿瞿,無守之貌。’”
程公許名句,過眉山謁鄉(xiāng)耆宿李八丈提刑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