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陸游《泛湖》:
筆床茶灶釣魚竿,瀲瀲平湖淡淡山。
浪說枕戈心萬里,此身常在水云間。
注釋參考
筆床
亦作“ 筆床 ”。臥置毛筆的器具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<玉臺新詠>序》:“翡翠筆牀,無時離手?!?唐 岑參 《山房春事》詩之一:“數(shù)枝門柳低衣桁,一片山花落筆牀。” 清 王韜 《淞濱瑣話·李延庚》:“亭中棐幾湘簾,筆床硯匣,位置楚楚。”
茶灶
烹茶的小爐灶。《新唐書·隱逸傳·陸龜蒙》:“不乘馬,升舟設(shè)篷席,齎束書、茶灶、筆牀、釣具往來?!?元 薩都剌 《白云答》詩:“石田紫芝老,茶灶碧蘚斑?!?清 納蘭性德 《浣溪沙·寄嚴蓀友》詞:“ 藕蕩橋 邊理釣筩, 苧蘿 西去五湖東。筆牀茶灶太從容。”
魚竿
亦作“ 魚桿 ”。釣竿。 唐 杜甫 《遣悶呈嚴公二十韻》:“白水魚竿客,清秋鶴髮翁?!?宋 陳瓘 《滿庭芳》詞:“江湖手, 長安 障日,何似把魚竿。” 石震 《踏察記事》:“老同志為難了,說:‘你也得借給我個家伙,網(wǎng)也行,魚竿也行。’” 賈平凹 《妊娠》第二章六:“他做了長長的一柄魚桿,整晌地蹲在那里靜候。”
瀲瀲
(1).水波流動貌。 唐 楊夔 《送鄭谷》詩:“春江瀲瀲清且急,春雨濛濛密復疏?!?宋 蘇軾 《城南縣尉水亭得長字》詩:“瀲瀲波頭細,疎疎雨腳長?!?/p>
(2).猶冉冉。漸近貌。 唐 杜牧 《題齊安城樓》詩:“嗚咽江樓角一聲,微陽瀲瀲落寒汀?!?宋 蘇軾 《廬山二勝·棲賢三峽橋》詩:“彎彎飛橋出,瀲瀲半月彀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