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得陌上人,隔葉攀條語
出自宋代蘇轍《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二十九南園》:
官是勸農(nóng)官,種桑亦其所。
安得陌上人,隔葉攀條語。
注釋參考
安得
安得 (ān dé)如何能得、怎能得。含有不可得的意思。
文選.宋玉.風(fēng)賦:「宋玉對曰:『此獨(dú)大王之風(fēng)耳,庶人安得而共之!』」 文選.劉邦.雜歌:「大風(fēng)起兮雲(yún)飛揚(yáng),威加海內(nèi)兮歸故鄉(xiāng),安得猛士兮守四方。」豈可。
陌上人
路人,毫不相干的人。 唐 李朝威 《柳毅傳》:“老父之罪,不能鑒聽,坐貽聾瞽,使閨窗孺弱,遠(yuǎn)罹搆害。公,乃陌上人也,而能急之。”
攀條
攀引或攀折枝條。《古詩十九首·庭中有奇樹》:“攀條折其榮,將以遺所思?!?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擬魏太子鄴中集詩·平原侯植》:“朝游登鳳閣,日暮集華沼。傾柯引弱枝,攀條摘蕙草?!?宋 蘇軾 《次韻曾仲錫承議食蜜漬生荔支》:“攀條與立新名字,兒女稱呼恐不經(jīng)。”
蘇轍名句,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二十九南園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7極樂西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