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李頎《送裴騰》
養(yǎng)德為眾許,森然此丈夫。放情白云外,爽氣連虬須。
衡鏡合知子,公心誰謂無。還令不得意,單馬遂長驅。
桑野蠶忙時,憐君久踟躊。新晴荷卷葉,孟夏雉將雛。
令弟為縣尹,高城汾水隅。相將簿領閑,倚望恒峰孤。
香露團百草,紫梨分萬株。歸來授衣假,莫使故園蕪。
注釋參考
衡鏡
衡器和鏡子。衡可以稱輕重,鏡可以照美丑。比喻辨別是非善惡的標準。 唐 盧照鄰 《五悲·悲才難》:“童子尚知其不可,矧衡鏡與蓍龜?!?唐 張說 《中書令逍遙公墓志銘》:“衡鏡高懸,文武矯首,才無我失,善若己有?!薄杜f唐書·韋嗣立傳》:“然后審持衡鏡,妙擇良能,以之臨人,寄之調俗,則官無侵暴之政,人有安樂之心?!?/p>
公心
公心 (gōngxīn) 公正之心,為公眾利益著想的心意 devotion to public interests 共同之心 common李頎名句,送裴騰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