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是冥得喪,況復(fù)多病后
出自宋代陳造《涑口守風(fēng)》:
辦舟留襄陽,辟風(fēng)泊涑口。
和行秋甲辰,初到夏癸酉。
跛鱉已自慣,束發(fā)至衰朽。
坐是冥得喪,況復(fù)多病后。
絕憐操舟兒,不惜脫穎手。
顧瞻峴山亭,覿面可搴取。
微風(fēng)吹薄暮,霽景掛高柳。
涼月欲略箕,陰氛尚侵斗。
明朝起柂計,未敢決可否。
身已不藉在,心自無何有。
一事萌一意,但見掣君肘。
擁書坐蓬窗,醉我不以酒。
注釋參考
坐是
因是之故,因此。 宋 蘇舜欽 《過濠梁別王原叔》詩:“謗氣慘不開,中者若病疫,遂令老成人,坐是亦見斥。” 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莊岳委談下》:“ 李 名德顯著,坐是不得入賢祠?!?廖仲愷 《錢幣革命與建設(shè)》:“ 歐 戰(zhàn)以來,各交戰(zhàn)國物價之昂騰,金價之低落,其故坐是?!?/p>
得喪
(1).猶得失。指名利的得到與失去?!肚f子·田子方》:“而況得喪禍福之所介乎!”《韓詩外傳》卷四:“天子不言多少,諸侯不言利害,大夫不言得喪,士不言通財貨,不賈於道?!?宋 梅堯臣 《村墅閑居》詩:“古來得喪何須問,世上榮枯只等閒。” 清 劉大櫆 《難言三》:“人之有窮通得喪,天也。”參見“ 得失 ”。
(2).偏指失。指喪失名利。 宋 蘇舜欽 《答馬永書》:“謂予不以得喪累其所守,不為怨憤不懌之詞?!眳⒁姟?得失 ”。
況復(fù)
亦作“況復(fù)”。1.更加;加上。 隋煬帝 《白馬篇》:“本持身許國,況復(fù)武功彰。” 唐 杜甫 《寄杜位》詩:“干戈況復(fù)塵隨眼,鬢髮還應(yīng)雪滿頭?!?明 梁辰魚 《于虎丘殿階遇張月容》曲:“眼波橫,況復(fù)香肩偷憑。”
(2).何況,況且。《陳書·江總傳》:“況復(fù)才未半古,尸素若茲?!?唐 馬總 《意林·傅子》:“蜘蛛作羅,蜂之作窠,其巧亦妙矣,況復(fù)人乎?” 唐 劉駕 《寄遠(yuǎn)》詩:“得書喜猶甚,況復(fù)見君時。”
(3).仿佛,好像。 唐 寒山 《詩》之一三四:“呼之迴面視,況復(fù)不相識。”
陳造名句,涑口守風(fēng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