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陸游《春感》
少時狂走西復(fù)東,銀鞍駿馬馳如風(fēng)。
眼看春去不復(fù)惜,只道歲月來無窮。
初游漢中亦未覺,一飲尚可傾千鍾。
叉魚狼藉漾水濁,獵虎蹴蹋南山空。
射堋命中萬人看,毯門對植雙旗紅。
華堂卻來弄筆硯,新詩醉草夸坐中。
劍關(guān)南山才幾日,壯氣摧縮成衰翁。
雪霜蕭颯已滿鬢,蛟龍郁屈空蟠胸。
鄰園杏花忽爛熳,推枕強(qiáng)起隨游蜂。
遶看百匝幾嘆息,吹紅洗綠行忽忽。
暮年逢春尚有幾???执喝o蹤。
青錢三百幸可辦,且判爛醉酤郫筒。
注釋參考
卻來
亦作“卻來”。歸來。 唐 李白 《東魯見狄博通》詩:“謂言掛席度滄海,卻來應(yīng)是無長風(fēng)?!?宋 蘇軾 《送安節(jié)》詩之十四:“萬里卻來日,一庵仍獨(dú)居?!?/p>
筆硯
亦作“ 筆研 ”。1.筆和硯。泛指文具?!度龂尽の褐尽ず箦鷤鳌贰?文昭甄皇后 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《魏書》:“年九歲,喜書,視字輒識,數(shù)用諸兄筆硯。”《世說新語·方正》“ 夏侯玄 ” 劉孝標(biāo) 注引 晉 孫盛 《魏氏春秋》:“ 正始 中,護(hù)軍 曹爽 誅,徵為太常,內(nèi)知不免,不交人事,不畜筆研?!?宋 孟元老 《東京夢華錄·育子》:“至來歲生日,謂之‘周晬’,羅列盤琖於地,盛菓木、飲食、官誥、筆研、筭秤等,經(jīng)卷鍼綫,應(yīng)用之物。觀其所先拈者,以為徵兆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王太倉上書事》:“時舉朝失色,無敢與筆硯者?!?/p>
(2).指文墨書寫之事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雜藝》:“猶以書工,崎嶇碑碣之間,辛苦筆硯之役。” 唐 李復(fù)言 《續(xù)玄怪錄·李岳州》:“苦心筆硯二十餘年,偕計(jì)而試者,亦僅十年,心破魂斷,以望斯舉,今復(fù)無名,豈不終無成乎?” 宋 劉攽 《遣悶》詩之一:“若能全療詩書癖,用底聊均筆硯勞?!?/p>
新詩
(1).新的詩作。 晉 張華 《答何劭詩》之一:“良朋貽新詩,示我以游娛?!?唐 杜甫 《解悶》詩之七:“陶冶性靈存底物?新詩改罷自長吟?!?清 黃遵憲 《奉命為美國三富蘭西士果總領(lǐng)事留別日本諸君子》詩:“海外偏留文字緣,新詩脫口每爭傳?!?/p>
(2).指“五四”以來的白話詩。 mao{1~1}澤{1*1}東 《關(guān)于詩的一封信》:“詩當(dāng)然應(yīng)以新詩為主體?!?李一氓 《<阿英文集>序》:“你寫新詩,我填舊詞,也是個詩人高唱的時代。”
醉草
(1).傳說中的草名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述異記》卷下:“ 桂林 有睡草,見之則令人睡。一名醉草,亦呼為懶婦箴。”
(2).草書。 唐 陸龜蒙 《寄淮南鄭竇書記》詩:“清詞醉草無因見,但鈞寒江半尺鱸?!?宋 何薳 《春渚紀(jì)聞·端溪紫蟾蜍硯》:“ 安世 屢欲易余 東坡 醉草,未許?!?/p>
坐中
(1).座席之中?!妒酚洝しB滕灌列傳》:“ 項(xiàng)羽 既饗軍士,中酒, 亞父 謀欲殺 沛公 ,令 項(xiàng)莊 拔劍舞坐中,欲擊 沛公 , 項(xiàng)伯 常屏蔽之?!?/p>
(2).舊時京劇班社在演出進(jìn)行中,后臺設(shè)有“帳桌”,由“文武總管”坐守桌旁,指揮全班業(yè)務(wù),叫做“坐中”。目前劇團(tuán)管理后臺工作已不采取此種形式。
陸游名句,春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