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渠緘口兩耳熱,銅鉼在旁卻饒舌
出自宋代楊萬里《雪曉舟中生火二首》:
烏銀玉質(zhì)金石聲,見火忽學(xué)爆竹鳴。
腷腷膞膞久不停,白日坐上飛繁星。
不知何怒泄不平,不知何喜唧唧吟。
待渠自靜勿與爭(zhēng),切莫借箸怒復(fù)生。
到渠緘口兩耳熱,銅鉼在旁卻饒舌。
注釋參考
緘口
《孔子家語·觀周》:“ 孔子 觀 周 ,遂入太祖 后稷 之廟,廟堂右階之前,有金人焉,三緘其口,而銘其背曰:‘古之慎言人也。’”后因謂閉口不言為“緘口”。 漢 蔡邕 《銘論》:“ 周 廟金人,緘口以慎?!?隋 王通 《中說·禮樂》:“汝將閉門卻掃歟?不知緘口而內(nèi)修也。” 清 沉起鳳 《諧鐸·屏角相郎》:“妯娌間有乞其談相者,緘口不道一字?!?葉蔚林 《藍(lán)藍(lán)的木蘭溪》:“伙房的大師傅和通訊員 小安 正在井邊咬耳朵,看見她走過來就立即緘口了。”
耳熱
耳熱 (ěrrè) 興奮等所致的耳部充血發(fā)熱 ears flush from excitement 怪不得昨天耳熱,原來你說我了饒舌
[beat one’s gums;shoot off one's mouth] 滔滔不絕多嘴多舌地、毫無效果地講話
王趣駕參禮,行修默然,但云:“延壽饒舌。”——《吳越備史》
詳細(xì)解釋嘮叨;多嘴。《北齊書·斛律光傳》:“盲眼老公背上下大斧,饒舌老母不得語?!?唐 白居易 《酬嚴(yán)給事》詩:“不緣啼鳥春饒舌,青瑣仙郎可得知?” 清 黃遵憲 《以蓮菊桃雜供一瓶作歌》:“花不能言我饒舌,花神汝莫生分別?!?茅盾 《子夜》七:“但是同樣有幾杯酒下肚的 李玉亭 卻也例外地饒舌?!?/p>
楊萬里名句,雪曉舟中生火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