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經(jīng)樵舍磚爐見,未許邦君畫合然
出自宋代蘇轍《次韻毛君燒松花六絕》:
枯萼鱗皴不復(fù)堅,重重正似半開蓮。
曾經(jīng)樵舍磚爐見,未許邦君畫合然。
注釋參考
曾經(jīng)
曾經(jīng) (céngjīng) ——用在動詞前面,表示某種動作、行為或情況是以前某段時間存在或發(fā)生過的,動詞后面往往有助詞“過” have already 我曾經(jīng)做過小學教師 我曾經(jīng)到過北京樵舍
打柴人的房舍。 元 蒲道源 《題錢舜舉畫<煙江迭嶂圖>》詩:“幽巖梵宮半隱見,老樹樵舍相迷藏?!?/p>
邦君
(1).古代指諸侯國君主?!稌ひ劣枴罚骸扒涫坑幸挥谏恚冶貑?。邦君有一于身,國必亡。” 孔 傳:“諸侯犯此,國亡之道。”《后漢書·陰識傳》:“自是已后,暴至巨富,田有七百餘頃,輿馬僕隸,比於邦君?!?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惑經(jīng)》:“凡在人倫不得其死者,邦君已上皆謂之弒,卿士已上通謂之殺。此又《春秋》之例也?!薄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四三回:“有一本卷子,那破題是:‘圣人思邦君之妻,愈思而愈有味焉?!?/p>
(2).指刺史等地方官。 唐 韓愈 《題合江亭寄刺史鄒君》詩:“維昔經(jīng)營初,邦君實王佐?!?宋 曾季貍 《艇齋詩話》:“ 老杜 ‘燈影照無睡,心清聞妙香’, 韋蘇州 ‘兵衛(wèi)森畫戟,燕寢凝清香’,皆曲盡其妙。不問詩題, 杜 詩知其宿僧房, 韋 詩知其為邦君之居也,此為寫物之妙。” 清 方文 《蔡中郎八分書歌》:“寄語邦君覆以屋,勿令風雨生苔痕?!?/p>
蘇轍名句,次韻毛君燒松花六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