夢(mèng)蝶猶飛旅枕,粥魚已響枯桐。
出自宋朝蘇軾《奉敕祭西太一和韓川韻四首》
解劍獨(dú)行殘?jiān)?,披衣困臥清風(fēng)。
夢(mèng)蝶猶飛旅枕,粥魚已響枯桐。
注釋參考
夢(mèng)蝶
《莊子·齊物論》:“昔者 莊周 夢(mèng)為蝴蝶,栩栩然蝴蝶也;自喻適志與,不知 周 也;俄然覺,則蘧蘧然 周 也?!北緸樵⒀?,后多用“夢(mèng)蝶”表示人生原屬虛幻的思想。 宋 蘇軾 《奉敕祭西太一和韓川韻》之三:“夢(mèng)蝶猶飛旅枕,粥魚已響枯桐?!?元 馬致遠(yuǎn) 《夜行船·秋思》套曲:“百歲光陰一夢(mèng)蝶,重回首往事堪嗟。”
旅枕
旅途夜臥。 宋 蘇軾 《二十七日自陽平至斜谷宿於南山中蟠龍寺》詩:“板閣獨(dú)眠驚旅枕,木魚曉動(dòng)隨僧粥?!?/p>
粥魚
即木魚。刳木為魚形,其中鑿空,扣之作聲,懸于廊下。僧寺于粥飯或集聚僧眾時(shí)用之。 宋 蘇軾 《奉敕祭西太一和韓川韻》之三:“夢(mèng)蝶猶飛旅枕,粥魚已響枯桐?!?宋 范成大 《宴坐庵》詩之三:“粥魚吼罷鼓逢逢,臥聽飢鼯上曉釭?!?清 趙文哲 《摸魚子·重過沉香禪院》詞:“粥魚茶板生涯好,舊夢(mèng)幾曾忘卻?!?清 厲荃 《事物異名錄·佛釋·木魚》:“ 元德明 詩:‘粥魚齋鼓薦元機(jī)?!?/p>
枯桐
(1).《后漢書·蔡邕傳》:“ 吳 人有燒桐以爨者, 邕 聞火烈之聲,知其良木,因請(qǐng)而裁為琴,果有美音,而其尾猶焦,故時(shí)人名曰‘焦尾琴’焉?!焙笏煲浴翱萃睘榍俚膭e稱。 唐 柳宗元 《初秋夜坐贈(zèng)吳武陵》詩:“若人抱奇音,朱絃縆枯桐。” 明 魏大中 《次桐陰閣韻》之一:“無絃本是一枯桐,過耳皆如雨后風(fēng)。”《紅樓夢(mèng)》第八九回:“ 黛玉 笑道:‘這張琴……雖不是焦尾枯桐,這鶴仙鳳尾,還配得齊整;龍池雁足,高下還相宜?!眳⒁姟?焦尾琴 ”。
(2).《晉書·張華傳》:“ 吳郡 臨平 岸崩,出一石鼓,槌之無聲。帝以問 華 , 華 曰:‘可取 蜀 中桐材,刻為魚形,扣之則鳴矣?!妒侨缙溲?,果聲聞數(shù)里?!焙笠蛞浴翱萃贝笓翮姷闹遍L(zhǎng)形木魚。 宋 蘇軾 《奉敕祭西太乙和韓川韻》之三:“夢(mèng)蝶猶飛旅枕,粥魚已響枯桐?!?宋 朱松 《秋懷》詩之六:“故山新稻香,粥魚響枯桐?!?/p>
蘇軾名句,奉敕祭西太一和韓川韻四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