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宋庠《晨謁書所見》:
紺幰鳴珂萬蓋翔,九門冠劍擁晨光。
城連南北長安斗,殿倚東西太極堂。
云里銅烏風(fēng)作籟,天邊金掌露成霜。
微生備位如葵藿,只有傾心奉圣王。
注釋參考
微生
(1).細(xì)小的生命;卑微的人生。 唐 駱賓王 《螢火賦》:“彼翾飛之弱質(zhì),尚矯翼而凌空。何微生之多躓,獨宛頸以觸籠。” 唐 李商隱 《過楚宮》詩:“微生盡戀人間樂,只有 襄王 憶夢中?!?宋 蘇軾 《謝除侍讀表》之二:“奉永日之清閑,未知所報;畢微生於盡瘁,終致此心?!?宋 楊萬里 《宿龍回》詩:“大熟虛成喜,微生亦可嗟?!?清 唐孫華 《戒殺詩次東坡岐亭韻》:“微生共含靈,飛沉各自得?!?/p>
(2).復(fù)姓。 春秋 時 魯 有 微生高 (《漢書·古今人表》作 尾生高 )、 微生畝 。見《論語·公冶長》、《論語·憲問》。
備位
(1).居官的自謙之詞。謂愧居其位,不過聊以充數(shù)?!稘h書·王莽傳上》:“於是 莽 上書曰:‘臣以外屬,越次備位,未能奉稱。’” 宋 范公偁 《過庭錄》:“我受國厚恩,備位宰輔,合瀝血懇陳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神宗元豐二年》:“臣今備位政府,理實為嫌?!?/p>
(2).泛指充任,任職?!逗鬂h書·儒林傳·楊政》:“﹝ 政 ﹞把臂責(zé)之曰:‘卿蒙國恩,備位藩輔,不思求賢以報殊寵,而驕天下英俊,此非養(yǎng)生之道也。’” 唐 韓愈 《順宗實錄五》:“良媛 董氏 ,備位后庭,素稱淑慎?!?/p>
(3).充數(shù);湊數(shù)。《舊唐書·憲宗紀(jì)下》:“ 德宗 不委政宰相,人間細(xì)務(wù),多自臨決……宰相備位而已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太宗雍熙四年》:“上以用兵之際, 宏 循默備位,而 昌言 多上邊事利害,故兩換之?!?/p>
葵藿
(1).指葵與藿,圴為菜名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東武吟》:“腰鐮刈葵藿,倚杖牧雞豚?!?宋 梅堯臣 《答持國遺魦魚皮膾》詩:“終當(dāng)飯葵藿,此味不為欠?!?清 方文 《贈趙止安先生》詩:“葵藿常弗飽,焉能免憔悴。”
(2).單指葵??韵蛉?。古人多用以比喻下對上赤心趨向。語出《三國志·魏志·陳思王植傳》:“若葵藿之傾葉,太陽雖不為之回光,然向之者誠也。竊自比於葵藿,若降天地之施,垂三光之明者,實在陛下。” 唐 柳宗元 《為崔中丞請朝覲表》:“葵藿之誠彌初,犬馬之戀逾深?!?宋 蘇軾 《乞常州居住表》:“愿回日月之照,一明葵藿之心?!?明 陸采 《懷香記·承明雪宴》:“誓傾葵藿陳廊廟,祈萬壽,比嵩喬?!?/p>
只有
只有 (zhǐyǒu) 表示必需的條件,下文常用“才”、“方”呼應(yīng) only 只有依靠群眾,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唯有;僅有 alone 只有他知道內(nèi)情傾心
(1) [admire wholeheartedly]∶向往;仰慕[某人]
天下傾心
(2) [fall in love with]∶男女間鐘情愛慕
一見傾心
(3) [do sth. with all one's heart]∶盡心;竭盡誠心
傾心交談
詳細(xì)解釋(1).向往;仰慕。 南朝 梁 庾肩吾 《有所思行》:“悵望情無極,傾心還自傷?!?唐 王勃 《送白七序》:“天下傾心,盡當(dāng)年之意氣。” 元 劉壎 《隱居通議·半山詠揚雄》:“ 水心 葉公 ,著《習(xí)學(xué)記言》,譏評古今,無全人矣,獨於 雄 傾心焉?!?陳毅 《沁園春·山東春雪壓境讀mao{1-1}主{1|1}席柳亞子詠雪唱和詞有作》詞:“傾心甚,看回天身心,絕代風(fēng)騷?!?/p>
(2).指男女之間鐘情愛慕。 巴金 《家》十一:“二哥近來很傾心于 琴姐 ,他已經(jīng)向我說過?!?/p>
(3).盡心;誠心誠意。《后漢書·皇后紀(jì)上·章德竇皇后》:“后性敏給,傾心承接,稱譽日聞。” 唐 元稹 《華三巫》詩:“使我傾心事爾巫,吾寧驅(qū)車守吾道?!薄抖膛陌阁@奇》卷七:“妾身雖在煙花之中,那些浮浪子弟,未嘗傾心交往?!?徐遲 《地質(zhì)之光》:“在座的一些同志便一個個告辭,退出了房間,知道他們要傾心長談了?!?/p>
(4).指葵藋之類植物本性傾向于太陽。比喻忠貞不二。 唐 劉長卿 《游南園偶見在陰墻下葵因以成詠》:“太陽偏不及,非是未傾心?!?明 何景明 《贈望之》詩之四:“孤葵慕太陽,傾心量不移?!?清 錢泳 《履園叢話·雜記上·悟情》:“又何必作葵藿之傾心,楊花之飄蕩耶!”參見“ 傾葵 ”。
圣王
(1).古指德才超群達(dá)于至境之帝王?!抖Y記·冠義》:“冠者,禮之始也,是故古者圣王重冠?!薄蹲髠鳌せ腹辍罚骸胺蛎?,神之主也;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於神?!薄睹献印る墓隆罚骸笆ネ醪蛔?,諸侯放恣,處士橫議, 楊朱 、 墨翟 之言盈天下。” 唐 柳宗元 《封建論》:“彼封建者,更古圣王 堯 、 舜 、 禹 、 湯 、 文 、 武 而莫能去之;蓋非不欲去之也,勢不可也?!?魯迅 《花邊文學(xué)·知了世界》:“ 中國 的學(xué)者們,多以為各種智識,一定出于圣賢,或者至少是學(xué)者之口;連火和草藥的發(fā)明應(yīng)用,也和民眾無緣,全由古圣王一手包辦: 燧人氏 , 神農(nóng)氏 。”
(2).為對皇帝的諛稱。 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丹鉛新錄四》:“ 唐文皇 以藥酒賜 房玄齡 婦,我太祖為 徐中山 易夫人,即此知婦人妒者,必不容於圣王之世。”
宋庠名句,晨謁書所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