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石《扇子詩》:
鼻端栩栩師南華,腳步落落邱東家。
一春多病守窗戶,仰看蛛網(wǎng)粘楊花。
注釋參考
鼻端
鼻子頂端,鼻尖。《莊子·徐無鬼》:“ 郢 人堊漫其鼻端,若蠅翼,使 匠石 斲之。” 宋 黃庭堅 《侯元功問講學之意》:“木人得 郢 工,鼻端乃可斲?!眳⒁姟?鼻堊揮斤 ”。
栩栩
(1).歡喜自得貌?!肚f子·齊物論》:“昔者 莊周 夢為胡蝴,栩栩然胡蝶也?!?成玄英 疏:“栩栩,忻暢貌也。” 宋 葉適 《翁常之挽詞》:“幸能栩栩形中去,何不蘧蘧夢裡歸。” 梁啟超 《滅國新fa{1|1}論》:“一國之中,紛紛擾擾。若者為 英 日 黨,若者為 俄 法 黨,得附於大國,為之奴隸,則栩栩然自以為得計。”
(2).生動,活潑。 清 袁枚 《隨園隨筆·心史載文天祥事與宋元史不符》:“今日之今,霍霍栩栩,少焉矚之,已化為古?!?郭沫若 《落葉·第四信》:“你那復雜的青蒼的面色,靜脈突露的清癯的身體,栩栩地現(xiàn)在我的眼前?!?/p>
(3).徐徐、微動貌。 唐 唐彥謙 《詠葡萄》:“天風颼颼葉栩栩,蝴蝶聲乾作晴雨。” 宋 姜夔 《越九歌·曹娥蜀側調》詞:“黃頭兮呼風,旗尾兮栩栩?!?明 黃周星 《垂虹橋新漲歌》:“是時羲輪正卓午,滿座荷香風栩栩?!?陳衍 《元詩紀事·貢奎》:“予時病脾踰月,偶讀數(shù)過,不覺栩栩然去體,乃知檄愈頭風,古誠有是事哉?!?/p>
南華
(1).《南華真經》的省稱。即《莊子》的別名。 唐 賈島 《病起》詩:“燈下《南華》卷,袪愁當酒盃。” 明 胡應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九流緒論上》:“ 莊周 《南華》,其文辭瑰崛橫放,固獨行天地間。” 林紓 《<百大家評選韓文菁華錄>序》:“今篤老無用,尚集諸生講《南華》、《左》、《史》及 韓 、 歐 之文。”
(2). 南華真人 的省稱,即 莊子 。 唐 楊炯 《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》:“ 南華 吾師也,親居賤職; 東方 達人也,安乎卑位?!?宋 蘇軾 《和歸去來兮辭》:“已矣乎!吾生有命歸有時,我初無行亦無留,駕言隨子聽所之,豈以師 南華 而廢從 安期 ?!?況周頤 《蕙風詞話續(xù)編》卷二:“ 法常 首座《漁父詞》云:‘蝶夢 南華 方栩栩,斑斑誰跨 豐干 虎?!?/p>
(3).華南,南 中國 。 陳毅 《夜過江陰履國防廢壘有作》詩:“客過風興敵惶急,軍民游擊滿南 華 。”
腳步
(1) [pace;footstep]∶一步跨出的距離
腳步小
(2) [foot; step;tread]∶行走或奔跑時腳的動作
優(yōu)美而輕快的腳步
當心你的腳步
沉重的腳步
(3) [strength of one's leg]∶足力,走路的能力
小人好腳步,二人只顧走
詳細解釋(1).指跨步立定時兩腳之間的距離。 宋 彭大雅 《黑韃事略》:“其步射則八字立,腳步闊而腰蹲,故能有力而穿札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三七回:“當下 宋江 見不是話頭,三箇便拽開腳步,望大路上走著。”
(2).指走路時的動作或聲音等。《水滸傳》第二一回:“ 閻婆 聽得女兒腳步下樓來了,又聽得再上樓去了?!?巴金 《滅亡》第五章:“他信步走到十字街頭。忽然停了腳步?!?/p>
(3).足跡,腳印。亦比喻行蹤或動向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五二回:“他的腳步散散的,知他是到 南京 去, 北京 去了?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十一回:“我心中暗中稱奇,不便去招呼他。順著腳步,走回簽押房。” 葉圣陶 《倪煥之》四:“窗外雖是寒風怒吼,春的腳步卻已默默地走近來了?!?馮牧 《不斷革命的戰(zhàn)歌和頌歌》:“他的詩篇,他的歌,使我們看到了時代前進的腳步,使我們聽到了時代前進的聲音?!?/p>
(4).比喻造詣或成就等?!吨熳诱Z類》卷三六:“只是腳步未到,蓋不能似圣人從容中道也?!?胡采 《<在和平的日子里>序二》:“考驗他們的思想和腳步是否能趕上這飛躍前進的時代!”
(5).古時對搬運人夫的稱呼。 南朝 梁武帝 《禁止私利詔》:“又復多遣游軍,稱為遏訪,姦盜不止,暴掠繁多,或求供設,或責腳步。”
落落
落落 (luòl(fā)uò) 形容舉止瀟灑自然;豁達開朗 natural and graceful; very poised and dignified 形容跟別人合不來;孤獨 unsociable;socially aloof;stand-offish 堆積的樣子 pile up 落落大滿?!濉?袁枚《黃生借書說》東家
東家 (dōng jia) 舊時稱聘用、雇用自己的人或稱租給自己土地的人 master;landlord;boss李石名句,扇子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