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樓鑰《曹工部挽詞》:
宦達推公早,丁年備皂衣。
幾為銅虎去,終向石橋歸。
齊國世臣少,貞元朝士稀。
松風談笑地,回首倍歔欷。
注釋參考
宦達
官位顯達,仕途亨通。 晉 李密 《陳情事表》:“且臣少事偽朝,歷職郎署,本圖宦達,不矜名節(jié)?!?唐 杜甫 《寄高三十五詹事》詩:“安穩(wěn) 高詹事 ,兵戈久索居。時來如宦達,歲晚莫情疎。” 元 范梈 《寒食后百丈山夜坐》詩:“以閒酬宦達,將病抵心慵?!?明 王世貞 《雨后與孫兆孺小坐》詩:“宦達何知味?年衰始問身?!?清 惲敬 《南華九老會詩譜序》:“士當年少氣壯,束修自進,曰:‘吾將以為天下也。’一旦宦達矣,名溢於朝,祿豐於室,又相率引去以為高?!?/p>
丁年
[age attained one's majority] 成丁的年齡
詳細解釋男子成丁之年。歷代之制不一。 漢 以男子二十歲為丁, 明 清 以十六歲為丁。亦泛指壯年?!段倪x·李陵<答蘇武書>》:“﹝足下﹞丁年奉使,皓首而歸?!?李善 注:“丁年,謂丁壯之年也。” 金 元好問 《燈下梅影》詩:“丁年夜坐眼如魚,老矣而今不讀書?!?清 繆慧遠 《友人過訪》詩:“坐上清歌聞子夜,人生行樂及丁年?!?梁啟超 《盧梭學案》:“又凡人生長於一政府之下,及既達丁年,猶居是邦,而遵奉其法律,即默認其國之民約而守之也?!?/p>
皂衣
亦作“皁衣”。1.黑衣。 秦 漢 時官員所著,后降為下級官吏的服裝?!稘h書·蕭望之傳》:“ 敞 備皁衣二十餘年,嘗聞罪人贖矣,未聞盜賊起也?!?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:“雖有五時服,至朝皆著皁衣?!薄杜f唐書·封常清傳》:“ 仙芝 令 常清 監(jiān)巡左右?guī)姡?常清 衣皂衣以從事?!?宋 劉攽 《和王正仲熙寧郊祀》:“多士參鳴玉,微生廁皁衣?!?郭沫若 《南冠草》第一幕:“階右有吆喝聲,皂役二人著紅帽皂衣。”
(2).借指下吏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建平王妃周氏行狀》:“玉食之門,寧皁衣所述?!薄赌鲜贰ち赫衙魈咏y(tǒng)傳》:“年十二,於內(nèi)省見獄官將議事,問左右曰:‘是皂衣何為者?’”
樓鑰名句,曹工部挽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