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朝白樸《春從天上來》
樞電光旋。應(yīng)九五飛龍,大造登乾。萬國冠帶,一氣陶瓦,天眷自古雄燕。喜光臨彌月,香浮動、太液秋蓮。鳳樓前。看金盤承露,玉鼎霏煙。梨園。太平妙選,贊虎拜兕觴,鷺序*班。九奏虞韶,三呼嵩岳,何用海上求仙。但巖廓高拱,瓜瓞衍、皇祚綿綿。萬斯年。快康衢擊壤,同戴
注釋參考
光臨
光臨 (guānglín) 敬稱他人的來訪 presence 不遠(yuǎn)遐路,幸見光臨?!段倪x·曹子建·七啟》彌月
彌月 (míyuè) 小兒初生滿一月;指新婚滿一月;足月,懷孕滿十個月 just one month浮動
浮動 (fúdòng) 漂移 float;drift 河心有條死魚向這邊浮動 非固定 be unsteady 浮動工資太液
(1).古池名。 漢 太液池 ,在 陜西省 長安縣 西。 武帝 元封 元年(公元前110年)開鑿,周回十頃。池中筑 漸臺 ,高二十馀丈;又起三山,以象 瀛洲 、 蓬萊 、 方丈 三神山,刻金石為魚龍奇禽異獸之屬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前唐中而后 太液 ?!眳㈤啞度o黃圖》卷四。
(2).古池名。 唐 太液池 ,在 大明宮 中 含涼殿 后,中有 太液亭 。 唐 李白 《宮中行樂詞》之八:“鶯歌聞 太液 ,鳳吹遶 瀛洲 。”參閱 清 《嘉慶一統(tǒng)志·西安府二·大明宮》。
(3).古池名。 元 、 明 、 清 太液池 即今 北京 故宮 西華門 外的 北海 、 中海 、 南海 三海。 元 時名 西華潭 。 清 稱 太液池 。南北四里,東西二百馀步,池上跨長橋,舊有石牌坊,東西對峙,東曰玉蝀,西曰金鼇。橋北稱 北海 ,橋南稱 中海 ,其中 瀛臺 以南稱 南海 。上源自 玉泉山 合西北諸水,由 地安門 水門流入。
秋蓮
荷花。因于秋季結(jié)蓮,故稱。 唐 李白 《胡無人》詩:“流星白羽腰間插,劍花秋蓮光出匣?!?前蜀 韋莊 《三堂東湖作》詩:“蟾投夜魄當(dāng)湖落,岳倒秋蓮入浪生?!?/p>
白樸名句,春從天上來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