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行過我路幾何,愿君推挽加鞭箠
出自宋代蘇軾《送顏復(fù)兼寄王鞏》:
彭城官居冷如水,誰從我游顏氏子。
我衰且病君亦窮,衰窮相守正其理。
胡為一朝舍我去,輕衫觸熱行千里。
問君無乃求之與,答我不然聊爾耳。
京師萬事日日新,故人如故今有幾。
君知牛行相君宅,扣門但覓王居士。
清詩草圣俱入妙,別后寄我書連紙。
苦恨相思不相見,約我重陽嗅霜蕊。
君歸可喚與俱來,未應(yīng)指目妨進擬。
太一老仙閑不出,踵門問道今時矣。
因行過我路幾何,愿君推挽加鞭箠。
吾儕一醉豈易得,買羊釀酒從今始。
注釋參考
幾何
幾何 (jǐhé) 多少(用于反問) how much;how many 年幾何矣?!稇?zhàn)國策·趙策》 羅敷年幾何?!稑犯娂つ吧仙!?所殺幾何?!啤?李朝威《柳毅傳》 相去能幾何?!鳌?劉基《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》 價值幾何。 幾何學(xué)簡稱 geometry推挽
推挽 (tuīwǎn) 前牽后推,使物體向前。后泛指搬運,運輸 pull-push 在山上推挽巨石以助戰(zhàn) 推薦;引薦 recommend 推挽才秀鞭箠
1.鞭子。亦用作比喻?!秶Z·吳語》:“君王不以鞭箠使之,而辱軍士使寇令焉?!?漢 劉向 《說苑·談叢》:“騏驥日馳千里,鞭箠不去其背?!?歐榘甲 《新廣東》五:“鄙人雖淺陋,愿執(zhí)鞭箠為馬前卒?!?何其芳 《一個平常的故事》:“讓我的歌唱變成鞭箠?!?/p>
2.鞭打?!稏|觀漢記·和熹鄧皇后傳》:“宮人盜者,即時首服,不加鞭箠,不敢隱情?!薄短綇V記》卷四八九引 唐 無名氏《冥音錄》:“幼時,每教其藝,小有所未至,其母輒加鞭箠,終莫究其玅?!薄抖膛陌阁@奇》卷八:“明日主人尋究,定遭鞭箠?!?劉師培 《悲佃篇》:“若輸稅逾期,則鞭箠之慘,無異于公庭?!?/p>
3.比喻督促、勉勵。 梁啟超 《中國積弱溯源論》第一節(jié):“但使有一姓能箝制我而鞭箠我者,我即從而崇拜之擁護之?!?/p>
4.征服,控制。 清 姚鼐 《書<貨殖傳>后》:“方 秦始皇 統(tǒng)一區(qū)夏,鞭箠夷蠻,雄略震乎當(dāng)世。”
蘇軾名句,送顏復(fù)兼寄王鞏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