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堅璧《義副寺求》:
拈卻義,除卻法,過現(xiàn)未來,不消一劄。
大海波騰河四流,激湍袞袞吞三峽。
須彌山王拊掌笑,江神河神俱{左足右孛}跳。
留得珊瑚對月過時,九曲明珠無孔竅。
注釋參考
除卻
除卻 (chúquè) 除去;除掉 nothing but 曾經(jīng)滄海難為水,除卻巫山不是云?! 峨x思》未來
未來 (wèilái) 將來的光景 future 美好的未來 從現(xiàn)在往后的時間 coming 未來的一年 將來 future 中國為未來之國。——清· 梁啟超《飲冰室合集·文集》不消
(1).抵不上;不當(dāng)。《太平廣記》卷一八八引 唐 鄭處誨 《明皇雜錄·王毛仲》:“出其兒以示臣,熟眄褓中曰:此兒豈不消三品官?”
(2).不需要;不用。 宋 蘇軾 《贈包安靜先生》詩之三:“便須起來和熱喫,不消洗面裹頭巾?!薄度辶滞馐贰返诙换兀骸叭羟樵笗r,一個錢也不消費得?!薄痘ǔ恰?981.6:“她接過籃子,抽出一張嶄新的五元鈔票,塞進孩子手里:‘給你--不消找了。’”
(3).不消失。 宋 蘇軾 《御試制科策》:“天下之闕政則莫大乎此,而和氣安得不消乎?” 郭沫若 《訪埃雜吟·宿開羅市旅館》:“煒煒堡橋,霓虹夜不消?!?/p>
釋堅璧名句,義副寺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