瀘水東奔彭蠡浪,萍川西注洞庭波
出自唐代袁皓《重歸宜春經(jīng)過萍川題梵林寺》:
梵林遺址在松蘿,四十年來兩度過。
瀘水東奔彭蠡浪,萍川西注洞庭波。
村煙不改居人換,官路無窮行客多。
拖紫腰金成底事,憑闌惆悵欲如何。
注釋參考
彭蠡
彭蠡 (Pénglǐ) 鄱陽湖又一名稱,在江西省北部 another name of the Poyang Lake洞庭
(1).廣闊的庭院?!肚f子·天運(yùn)》:“帝張《咸池》之樂於洞庭之野?!?成玄英 疏:“洞庭之野,天池之間,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?!?三國(guó) 魏 曹植 《七啟》:“爾乃御文軒,臨洞庭?!?宋 蘇軾 《坤成節(jié)集英殿教坊詞·教坊致語》:“洞庭九奏,始識(shí)《咸池》之音;靈岳三呼,共獻(xiàn)后天之祝?!?/p>
(2).湖名。即 洞庭湖 。《韓非子·初見秦》:“ 秦 與 荊 人戰(zhàn),大破 荊 ,襲 郢 ,取 洞庭 、 五渚 、 江 南?!?唐 韓愈 《岳陽樓別竇司直》詩(shī):“ 洞庭 九州間,厥大誰與讓?” 清 葉廷琯 《鷗陂漁話·莪州公詩(shī)》:“ 洞庭 春水添新漲,好看雙飛返故林?!眳⒁姟?洞庭湖 ”。
(3).湖名。 太湖 的別名?!段倪x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指 包山 而為期,集 洞庭 而淹留。” 劉逵 注引 王逸 曰:“ 太湖 在 秣陵 東,湖中有 包山 ,山中有如石室,俗謂 洞庭 ?!眳⒁姟?太湖 ”。
(4).山名。在 江蘇省 太湖 中。有東西二山,東山古名 莫厘山 、 胥母山 、 元 明 后與陸地相連成半島。西山即古 包山 。
袁皓名句,重歸宜春經(jīng)過萍川題梵林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日落峰吐陰,暝色如合抱
- 初霽獨(dú)登賞,西樓多遠(yuǎn)風(fēng)作者:杜牧作品:秋霽寄遠(yuǎn)
- 問訊重陽煙雨,俯仰人間今古,此意渺滄洲作者:方岳作品:水調(diào)歌頭(九日多景樓用吳侍郎韻)
- 俄然神功就,峻拔在寥廓
- 蠟梅卑俗紅梅媚,漫與增添本草條作者:廖行之作品:再次武公望雪梅韻五首
- 聞道瀟灑王孫,對(duì)黃花清賞,喜延佳客。
- 一寒未辦買山賞,隨處看山總可詩(shī)
- 石室少開嫌俗看,蓮花時(shí)落任僧收
- 橋名步扣登融石,樓號(hào)鴻音撞巨鐘作者:杜應(yīng)然作品:融州老君洞敕賜真仙巖之圖
- 逐名利長(zhǎng)安日下,望鄉(xiāng)關(guān)倦客天涯,孤雁南來倍思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