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梅堯臣《放鵲》:
鵲為禽之靈智兮,胡蹈機而不知。
為席皁以困束兮,固性命之將危。
喜遠人之至止兮,始屢驗以如期。
向何預(yù)覺兮,此何自昏。
豈專心以謀食兮,昧目前之禍根。
茍所履必慮患兮,莫若去人遠以圖存。
屑余秣以致死兮,誠咎爾而無恥。
維群鳴之苦傷兮,使吾心之測爾。
予測孔孟兮爾自解則艱,皁聽予言兮釋爾而還。
撫爾呪爾無甚頑,后誰恤爾兮拓彈方彎。
注釋參考
預(yù)覺
(1).預(yù)先感覺。 魯迅 《故事新編·鑄劍》:“ 眉間尺 預(yù)覺到將有巨變降臨,他們便都是焦躁而忍耐地等候著這巨變的?!?魯迅 《野草·復仇》:“他們已經(jīng)預(yù)覺著事后的自己的舌上的汗或血的鮮味?!?/p>
(2).預(yù)先的感覺。 駱賓基 《由于愛》:“ 邰浩然 感到他的士兵在畏怯于未來,恐懼著戰(zhàn)場,就像他們都有一種將要與世長辭的預(yù)覺?!?/p>
何自
何以,因何。《史記·張釋之馮唐列傳》:“ 文帝 輦過,問 唐 曰:‘父老何自為郎?家何在?’”《漢書·張良傳》:“吾求公,避逃我,今公何自從吾兒游乎?” 宋 蘇軾 《司馬溫公神道碑》:“公以文章名於世而以忠信自結(jié)人主,朝廷知之可也,四方之人,何自知之?”
梅堯臣名句,放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