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李翱《斷僧通狀》:
上歲童子,二十受戒。
君王不朝,父母不拜。
口稱貧道,有錢放債。
量決十下,牒出東界。
注釋參考
君王
君王 (jūnwáng) 古稱天子或諸侯 monarch; emperor 君王為人不忍?!妒酚洝ろ椨鸨炯o(jì)》 君王與沛公飯。父母
父母 (fùmǔ) parents 父親和母親的總稱 父母者,人之本也。——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 具有父親和母親作用的人不拜
(1).古代以拜為謁見上級的禮節(jié)。武官披甲,屈伸不便,允許不拜?!抖Y記·曲禮上》:“介者不拜。”《史記·絳侯周勃世家》:“介胄之士不拜,請以軍禮見?!?/p>
(2).不接受任命。 晉 陶潛 《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》:“奉使京師,除尚書刪定郎,不拜?!薄端螘つ掀酵跄妈p傳》:“﹝ 元嘉 ﹞二十六年,進(jìn)號平西將軍,讓不拜。” 宋 洪邁 《夷堅乙志·劉若虛》:“后七年,始以特奏召試大廷,又入五等為助教,納敕不拜?!?/p>
李翱名句,斷僧通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