攙叉鋒刃簇,縷絡(luò)釣絲縈。
出自唐朝牛僧孺《李蘇州遺太湖石奇狀絕倫,因題二十》
胚渾何時結(jié),嵌空此日成。掀蹲龍虎斗,挾怪鬼神驚。
帶雨新水靜,輕敲碎玉鳴。攙叉鋒刃簇,縷絡(luò)釣絲縈。
近水搖奇冷,依松助澹清。通身鱗甲隱,透穴洞天明。
丑凸隆胡準(zhǔn),深凹刻兕觥。雷風(fēng)疑欲變,陰黑訝將行。
噤癢微寒早,輪囷數(shù)片橫。地祇愁墊壓,鰲足困支撐。
珍重姑蘇守,相憐懶慢情。為探湖里物,不怕浪中鯨。
利涉余千里,山河僅百程。池塘初展見,金玉自凡輕。
側(cè)?;戟q悚,周觀意漸平。似逢三益友,如對十年兄。
旺興添魔力,消煩破宿酲。媲人當(dāng)綺皓,視秩即公卿。
念此園林寶,還須別識精。詩仙有劉白,為汝數(shù)逢迎。
注釋參考
鋒刃
(1).刀劍等的尖端和刃口。借指兵器?!稌べM誓》:“備乃弓矢,鍛乃戈矛,礪乃鋒刃。” 三國 魏 曹丕 《禁復(fù)私仇詔》:“民之存者,非流亡之孤,則鋒刃之餘,當(dāng)相親愛。” 明 劉基 《郁離子·螇螰》:“夫人飢則死,凍則死,不必皆以鋒刃而后謂之殺之也。” 魯迅 《華蓋集·雜感》:“死于敵手的鋒刃不足悲苦;死于不知何來的暗器,卻是悲苦?!?/p>
(2).比喻物體的邊角銳利部分。 宋 何薳 《春渚紀(jì)聞·金龍硯》:“須得美石有鋒刃而不劌,如 端溪 石者,發(fā)其光彩,則盡善矣?!?/p>
(3).喻目光兇狠。 明 袁宏道 《致徐漢明書》:“其人一瞻一視,皆具鋒刃,以狠毒之心,而行慈悲之事。”
縷絡(luò)
猶纏繞。 唐 牛僧孺 《李蘇州遺太湖石奇狀絕倫因題二十韻奉呈夢得樂天》:“攙叉鋒刃簇,縷絡(luò)釣絲縈。” 宋 葉適 《故寶謨閣待制知平江府趙公墓志銘》:“ 崑山 并大洋,盜出沒不可蹤跡,以其半置 嘉定縣 ,鑿 錦帆涇 ,百港縷絡(luò)之所宗也?!?/p>
釣絲
釣竿上的垂線。 唐 杜甫 《重過何氏》詩之三:“翡翠鳴衣桁,蜻蜓立釣絲?!?宋 陸游 《舟中對舟》詩:“江空裊裊釣絲風(fēng),人靜翩翩葛巾影?!?清 顧貞觀 《石州慢·御河為漕艘所阻》詞:“不如歸去,從教錦纜牙檣,釣絲莫負(fù)秋江碧。”
牛僧孺名句,李蘇州遺太湖石奇狀絕倫,因題二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