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吳泳《八聲甘州》
每逢人、都道早歸休,何曾猛歸來。有邵平瓜圃,淵明菊徑,誰肯徘徊。底是無波去處,空弄一竿桅。富貴非吾事,野馬浮埃。況值清和時候,正青梅未熟,煮酒新開。共倒冠落佩,寧使別人猜。滿朱檐、殘花敗絮,欲問君、移取石榴栽。青湖上,低低架屋,淺淺銜杯。
注釋參考
倒冠落佩
亦作“ 倒冠落佩 ”。 1.指棄官歸隱。冠、珮是官員正服的打扮。 唐 杜牧 《晚晴賦》:“若予者則為何如?倒冠落珮兮,與世闊疎。敖敖休休兮,真徇其愚而隱居者乎!” 宋 蘇軾 《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》詩:“但當(dāng)謝客對妻子,倒冠落佩從嘲駡?!?/p>
(2).指隱者裝束。《剪燈新話·龍?zhí)渺`會錄》:“ 陸處士 遂離席而陳詩曰:‘……鼓瑟吹笙傳盛事,倒冠落珮預(yù)華筵?!?/p>
見“ 倒冠落珮 ”。
成語解釋冠:帽子;佩:佩玉。這里指官服。脫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辭官還鄉(xiāng)。倒冠落佩出處唐·杜牧《晚晴賦》:“倒冠落佩兮與世闊疏,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隱居者乎?!?h3>別人別人 (biérén) 另一個人或另一些人,其他的人 other people 認(rèn)真考慮別人的意見吳泳名句,八聲甘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