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祖欽《真惠上人》:
將謂如來,惠戒三昧,此語雖真,此意未在。
正似湘江兩半晴,岳面不開云叆叇。
一日升天四海明,杖頭掀轉(zhuǎn)卻頭輕。
不移跬步到潭城,相逢歷歷話前程。
注釋參考
謂如
猶如,例如。 宋 姜夔 《續(xù)書譜·真》:“且字之長短、小大、斜正、疏密,天然不齊,孰能一之?謂如東字之長,西字之短,口字之小,體字之大,朋字之斜,當字之正,千字之疎,萬字之密,畫多者宜瘦,畫少者宜肥?!?/p>
三昧
三昧 (sānmèi) 佛教用語,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,意思是止息雜念,使心神平靜,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。借指事物的要領(lǐng),真諦 (Budd.) purity and calm arising from correct relization;knack;secret 正令筆扛鼎,亦未造三昧。——陸游《示子過》 深得其中三昧釋祖欽名句,真惠上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