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為湖山豢佳麗,水犀十萬競投戈
出自宋代方回《趙賓旸唐師善見和涌金城望次韻五首》:
猶存徑菊已無荷,城上霜風(fēng)疋馬過。
廝養(yǎng)前行疑叵可,徼巡側(cè)睨暗誰何。
感時(shí)詩客推敲苦,逃俗編氓剃落多。
只為湖山豢佳麗,水犀十萬競投戈。
注釋參考
湖山
(1).湖水與山巒。 唐 元稹 《酬鄭從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》詩:“湖山四面爭氣色,曠望不與人間同。” 唐 杜牧 《江樓晚望》詩:“湖山翠欲結(jié)蒙籠,汗漫誰游夕照中?!?宋 曾鞏 《歸老橋記》:“雖欲遺章綬之榮,從湖山之樂,余知未能遂其好也?!?元 趙孟頫 《錢塘懷古》詩:“湖山靡靡今猶在,江水悠悠只自流。” 林之夏 《生日同泛西湖》詩之一:“ 林逋 、 蘇軾 俱名世,指點(diǎn)湖山感慨深?!?/p>
(2).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。 明 湯顯祖 《牡丹亭·寫真》:“倚湖山夢繞,對垂楊風(fēng)裊。”
佳麗
佳麗 (jiālì) 美麗 beauty 美貌的女子 beautiful woman 美好 nice水犀
(1).犀牛的一種。因生活于水中,故名。《國語·越語上》:“今 夫差 衣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?!?韋昭 注:“犀形似豕而大。今徼外所送,有山犀、水犀。” 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獸二·犀》:“水犀出入水中,最為難得……水犀皮有珠甲,山犀則無?!?清 趙翼 《嶺南物產(chǎn)圖》詩:“水犀角在鼻,石羊膽藏足?!?/p>
(2).見“ 水犀軍 ”。
(3).草名。 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二·草犀》﹝集解﹞引 陳藏器 曰:“草犀生 衛(wèi) 、 婺 、 洪 、 饒 間,苗高二三尺,獨(dú)莖,根如細(xì)辛。生水中者名水犀?!?/p>
十萬
數(shù)目。一百個(gè)千。用以形容數(shù)量極多。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:“如使予欲富,辭十萬而受萬,是欲富乎?” 唐 杜甫 《漁陽》詩:“繫書請問 燕 耆舊,今日何須十萬兵?” 宋 陸游 《好事近》詞:“驅(qū)退睡魔十萬,有雙龍蒼璧?!?陳毅 《梅嶺三章》詩之一:“此去泉臺(tái)招舊部,旌旗十萬斬 閻羅 。”
投戈
放下武器。謂休戰(zhàn)。 漢 揚(yáng)雄 《解嘲》:“ 叔孫通 起於枹鼓之間,解甲投戈,遂作君臣之儀,得也?!?南朝 陳 徐陵 《移齊文》:“于是 黑山 叛邑,諸城洞開。白虜連羣,投戈請命?!?宋 王安石 《次韻元厚之平戎慶捷》:“投戈更講諸儒藝,免胄爭趨上將風(fēng)。” 清 侯方域 《顏真卿論》:“ 祿山 甫叛,而堂堂天子,倉皇西走。 哥舒 老將,一戰(zhàn)投戈。”
方回名句,趙賓旸唐師善見和涌金城望次韻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