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樓鑰《游龍瑞宮》:
隔山望危石,老面凜如鐵。
路回兩屏開,見此高嵽嵲。
偉哉名公卿,峩冠會(huì)朝列。
又如鼓迅霆,玄云助擊烈。
癡陰不作雨,空翠襲冰雪。
野水不知源,繞徑幾萬折。
子長直愛奇,萬里探禹穴。
我家甬水東,扁舟輕入越。
竊此半日閑,到處輒清絕。
傳聞古洞天,瓊臺(tái)照金闕。
神仙杳難問,一笑山石裂。
相逢客路中,翻手?jǐn)?shù)年別。
勝地更躋攀,莫厭屐齒折。
注釋參考
勝地
勝地 (shèngdì) 著名的景色宜人的地方 famous scenic spot 承德避暑山莊是我國北方的一個(gè)避暑勝地躋攀
亦作“ 躋扳 ”。猶攀登。 唐 杜甫 《白水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》:“清晨陪躋攀,傲睨俯峭壁?!?宋 劉克莊 《沁園春·送孫季藩吊方漕西歸》詞:“儘緣云鳥道,躋攀絶頂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獻(xiàn)一·長白山》:“云霧開散, 長白山 歷歷分明,臣等不勝駭異。又正值一路,可以躋攀?!?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掌故·捐科分》:“獨(dú)癸巳諸君,躋扳尺寸,竭蹶終身。”
屐齒
(1).屐底的齒。《晉書·王述傳》:“雞子圓轉(zhuǎn)不止,便下牀以屐齒踏之,又不得。” 唐 獨(dú)孤及 《山中春思》詩:“花落沒屐齒,風(fēng)動(dòng)羣不香?!?宋 司馬光 《和范景仁謝寄西游行記》之二:“緣苔躡蔓知多少,千里歸來屐齒蒼?!?清 趙翼 《哭王述庵侍郎》詩:“ 蒲褐山房 緑樹陰,中有兩人屐齒跡。”
(2).指足跡;游蹤。 宋 張孝祥 《水龍吟·過浯溪》詞:“漫郎宅里,中興碑下,應(yīng)留屐齒。” 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(jì)聞》卷四:“國初 常熟 多畫師。有 黃鼎 者,足跡半天下……故所作多離奇?zhèn)m詭,為古人屐齒所不到?!?/p>
(3).指履聲,腳步聲。 明 王世貞 《曾太學(xué)攜酒見訪作》詩:“花宮寂無事,屐齒破高眠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九峰草堂歌》:“屐齒俄聞到 茂先 ,一坐傾靡再張飲?!?/p>
樓鑰名句,游龍瑞宮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