惻隱之心,人皆有之
出自先秦 孟子《孟子·告子章句上·第六節(jié)》:
摘自《孟子·告子章句上·第六節(jié)》
解釋:同情心是人類普遍具有的本性。
原文摘要:
無善無不善也?!蛟唬骸钥梢詾樯?,可以為不善;是故文武興,則{1*1}民好善;幽厲興,則{1*1}民好暴?!蛟唬骸行陨?,有性不善;是故以堯為君而有象,以瞽瞍為父而有舜;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,而有微子啟、王子比干?!裨弧陨啤粍t彼皆非與?”孟子曰:“乃若其情,則可以為善矣,乃所謂善也。若夫為不善,非才之罪也。惻隱之心,人皆有之;羞惡之心,人皆有之;恭敬之心,人皆有之;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。惻隱之心,仁也;羞惡之心,義也;恭敬之心,禮也;是非之心,智也。仁義禮智,非由外鑠我也,我固有之也,弗思耳矣。故曰:‘求則得之,舍則失之?!蛳啾遁鵁o算者,不能盡其才者也。詩曰:‘天生蒸民,有物有則。民之秉夷,好是懿德?!鬃釉唬骸疄榇?/p>
注釋參考
惻隱之心
惻隱:對別人的不幸表示同情。形容對人寄予同情。成語解釋惻隱:對別人的不幸表示同情。形容對人寄予同情。惻隱之心出處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惻隱之心,人皆有之?!笔褂美浯巳藶楣偾逭?,作事廉明,每懷惻隱之心,常有仁慈之念。孟子名句,孟子·告子章句上·第六節(jié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