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呂聲之《舒城道中》:
還轅天作十分晴,演出秋光一派清。
走筆欲題人到跡,揚鞭不住馬嘶聲。
頃禾晚熟黃云色,籬菊朝含白露英。
得似淵明便歸去,候門童稚出歡迎。
注釋參考
得似
怎似;何如。 五代 齊己 《寄湘幕王重書記》詩:“可能有事關(guān)心后,得似無人識面時?” 宋 陳亮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送章德茂大卿使虜》詞:“自笑堂堂 漢 使,得似洋洋 河 水,依舊只流東?” 明 劉基 《四月二十二日郊外游》詩:“吾儕幸味苦,得似道傍李?”
淵明
深遠明達。 晉 常璩 《華陽國志·劉后主志》:“非淵明弘鑒,則中興之業(yè),何容易哉?”
歸去
歸去 (guīqù) 回去 go back 離家已久,今當歸去門童
年幼未冠的弟子、學(xué)生?!峨`釋·漢泰山都尉孔宙碑陰附文》 宋 洪適 釋:“其親受業(yè)則曰弟子,以久次相傳授則曰門生,未冠則曰門童?!?/p>
歡迎
歡迎 (huānyíng) 高興地迎接 welcome 僮仆歡迎。——清· 彭端淑《為學(xué)一首示子侄》 他們歡迎旅行的人們歸來 誠心希望;樂意接受 favorably receive 張開雙臂歡迎這個組的到來呂聲之名句,舒城道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