羨君美玉經(jīng)三火,笑我枯桑困八蠶。
出自宋朝蘇軾《和子由寄題孔平仲草庵次韻》
逢人欲覓安心法,到處先為問道庵。
盧子不須従若士,蓋公當(dāng)自過曹參。
羨君美玉經(jīng)三火,笑我枯桑困八蠶。
猶喜大江同一味,故應(yīng)千里共清甘。
二蟲君不見水馬兒,步步逆流水。
大江東流日千里,此蟲趯趯長在此。
君不見鷃濫堆,決起隨沖風(fēng)。
隨風(fēng)一去宿何許,逆風(fēng)還落蓬蒿中。
二蟲愚智俱莫測,江邊一笑無人識。
注釋參考
玉經(jīng)
指道教經(jīng)書。 唐 韋渠牟 《步虛詞》之十七:“扣齒端金簡,焚香檢玉經(jīng)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五十六:“依玉經(jīng)之法,遵火食之禁?!薄端问贰に囄闹舅摹罚骸?梁丘子 注《黃庭·內(nèi)景玉經(jīng)》一卷。”
三火
(1).三堆火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大有之師》:“三火起明,兩滅其光。高位疾顛,驕恣誅傷?!?/p>
(2).燃燒三日夜的爐火。 宋 蘇軾 《次韻子由寄題孔平仲草庵》:“羨君美玉經(jīng)三火,笑我枯桑困八蠶?!?王文誥 輯注引《淮南子》:“ 鐘山 之玉,灼以爐炭,三日三夜色澤不變,得天地之精也?!?/p>
(3).三度被焚燒。 宋 蘇軾 《月華寺》詩:“ 月華 三火豈天意,至今茇舍依榛菅?!?/p>
(4).即三毒。 宋 葉廷珪 《海錄碎事·道釋·經(jīng)》:“貪火既爾,嗔癡亦然。三火熾盛,由我為本。欲滅三火,當(dāng)斷我本。”
枯桑
老桑樹。 漢 蔡邕 《飲馬長城窟行》:“枯桑知天風(fēng),海水知天寒。” 北周 庾信 《枯樹賦》:“東海有白木之廟,西河有枯桑之社?!?唐 陸龜蒙 《雜諷》詩之一:“紅蠶緣枯桑,青繭大如甕?!薄对企牌呋`》卷三:“ 太上大道君 ……坐於枯桑之下,精思百日,而 元始天尊 下降,授 道君 靈寳大乘之法十部妙經(jīng)?!?/p>
八蠶
(1).謂一年八熟的蠶?!段倪x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國稅再熟之稻,鄉(xiāng)貢八蠶之緜?!?李善 注引《交州記》曰:“一歲八蠶繭出 日南 也?!?唐 王渙 《惆悵詩》之一:“八蠶薄絮鴛鴦綺,半夜佳期并枕眠。”
(2).指養(yǎng)蠶一歲成熟八次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究竟慈悲論》:“一歲八蠶,已驚其驟?!?清 鈕琇 《觚賸·廣東月令》:“廣東月令:十月,八蠶之功畢?!眳⒁姟?八輩蠶 ”。
蘇軾名句,和子由寄題孔平仲草庵次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