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洋《寄何子楚》:
江如凈練山如幕,人道老何得真樂。
寒溫語后再拜前,每得書來話寂寞。
米監(jiān)細碎百慮寬,自昔仁賢學道難。
詩書可樂卷胸臆,啼號不救如饑寒。
去年嘉興租不足,今年山田米炊玉。
稍須酒肉療枯腸,雪老凌霜不從欲。
丈夫功名無后先,請翁拭眼看前賢。
西湖處士竦吟骨,饑乞僧飯紓長年。
香山居士箕尾客,東坡老子金鑾仙。
生前千騎不招買,身后一盞同寒泉。
我意何翁亦如此,高人不飲無錢水。
忍饑徹老守清臞,它年配食赤松子。
注釋參考
清臞
清臞 (qīng qú)瘦削無肉。
元.張可久.折桂令.一年餘鳳隻鸞孤曲:「一年餘鳳隻鸞孤,枕上嗟吁,鏡裡清臞?!?儒林外史.第三十八回:「郭孝子見老和尚清臞面貌,顏色慈悲?!?h3>它年以后的某年或某一時期?!肚貋懔鶉皆挕肪砩希骸爸v武儲糧圖再舉,它年六國一齊休?!?明 高啟 《九日與客登虎丘》詩:“它年何必問誰健,但令不負持螯手?!?/p>
配食
祔祭;配享?!稘h書·外戚傳上·孝武李夫人》:“ 武帝 崩,大將軍 霍光 緣上雅意,以 李夫人 配食,追上尊號曰 孝武皇后 。”《南史·臧燾傳》:“ 晉孝武帝 追崇庶祖母 宣太后 ,議者或謂宜配食 中宗 ?!?清 李重華 《道古》詩:“我嗟衛(wèi)道人,曾未預配食?!?/p>
赤松子
(1).亦稱“ 赤誦子 ”、“ 赤松子輿 ”。相傳為上古時神仙,各家所載,其事互有異同?!妒酚洝ち艉钍兰摇罚骸霸笚壢碎f事,欲從 赤松子 游耳?!?司馬貞 索隱引《列仙傳》:“ 神農(nóng) 時雨師也,能入火zi{1-1}燒, 崑崙山 上隨風雨上下也?!薄痘茨献印R俗訓》:“今夫 王喬 、 赤誦子 吹嘔呼吸,吐故納新?!?高誘 注:“ 赤誦子 , 上谷 人也,病癘入山,導引輕舉。”《漢書·古今人表》:“ 赤松子 , 帝嚳 師?!?宋 羅泌 《路史·馀論二·赤松石室》:“ 赤松子 者, 炎帝 之諸侯也,既耄,移老 襄城 ,家于石室……《神仙傳》云:‘ 赤松子 者,服水玉, 神農(nóng) 時為雨師,教 神農(nóng) 入火……而《列仙傳》有 赤松子輿 者,在 黃帝 時啖百草華,不穀,至 堯 時為木工,故傳謂 帝俈 師之。又云 堯 師之。而道亦有 黃帝 問 赤松子 《中戒》等經(jīng),此 張良 所以愿從之游,非末代之數(shù)矣?!?明 何景明 《張良》詩:“一遇 黃石公 ,還從 赤松子 ?!?/p>
(2).相傳為 晉 代得道成仙的 皇初平 。據(jù) 晉 葛洪 《神仙傳》載: 丹溪 人 皇初平 十五歲時外出牧羊,被道士攜至 金華山 石室中,四十馀年不復念家。其兄 初起 行山尋索,歷年不得。后經(jīng)道士指引于山中見之。問羊何在, 初平 叱白石成羊數(shù)萬頭。 初起 乃棄家從 初平 學道,“共服松脂、茯苓,至五百歲,能坐在立亡,行於日中無影,而有童子之色。后乃俱還鄉(xiāng)里,親族死終略盡,乃復還去。 初平 改字為 赤松子 , 初起 改字為 魯班 ”。 宋 張淏 《云谷雜記》卷二引作“ 黃初平 ”,并云:“今 婺州 金華山 赤松觀 乃其飛昇之地?!?宋 羅泌 《路史·馀論二·赤松石室》:“ 酈氏 《水經(jīng)》亦謂 赤松子 游 金華山 ,zi{1-1}燒而化……乃 皇初平 爾, 初平 亦 赤松子 也?!?/p>
王洋名句,寄何子楚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考試證件照隨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