沃轡歌周雅,含香問漢儀
出自宋代曹彥約《總領(lǐng)戶部楊公挽詩(shī)》:
華顯世儒業(yè),循良今吏師。
未應(yīng)州縣薄,能簡(jiǎn)廟堂知。
沃轡歌周雅,含香問漢儀。
經(jīng)綸殊未展,曛景迫崦嵫。
注釋參考
周雅
指《詩(shī)經(jīng)》中的《大雅》和《小雅》。因《詩(shī)經(jīng)》均為 周 詩(shī),故稱。 唐 殷璠 《<河岳英靈集>序》:“ 開元 十五年后,聲律風(fēng)骨始備矣,實(shí)由主上惡華好樸,去偽從真,使海內(nèi)詞場(chǎng),翕然尊古;《南風(fēng)》、《周雅》,稱闡今日?!?元 王惲 《飛豹行》:“元戎茲獵似開先,我作《車攻》補(bǔ)《周雅》?!?/p>
含香
(1).帶著香氣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待罪江南思北歸賦》:“桂含香兮作葉,藕生蓮兮吐絲?!?唐 李百藥 《笙賦》:“柳佩翠而辭寒,梅含香而受日?!?/p>
(2).古代婦女銜香于口以增芬芳之氣。 唐 張鷟 《游仙窟》:“艷色浮粧粉,含香亂口脂?!?宋 辛棄疾 《瑞鶴仙·賦梅》詞:“溪奩照梳掠。想含香弄粉,艷粧難學(xué)。”
(3).謂含服香藥。香,指chun{1-1}藥。 五代 王仁裕 《開元天寶遺事·助情花》:“ 明皇 正寵妃子,不視朝政……﹝ 安祿山 ﹞因進(jìn)助情花香百粒,大小如粳米而色紅。每當(dāng)寢處之際,則含香一粒助情發(fā)興,筋力不倦。”
(4).古代尚書郎奏事答對(duì)時(shí),口含雞舌香以去穢,故常用指侍奉君王。 漢 應(yīng)劭 《漢官儀》卷上:“尚書郎含雞舌香伏其下奏事。”《通典·職官四》:“尚書郎口含鷄舌香,以其奏事答對(duì),欲使氣息芬芳也。” 唐 王維 《重酬苑郎中》詩(shī):“何幸含香奉至尊,多慚未報(bào)主人恩。” 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仙翁指教》:“你且去近侍君王,準(zhǔn)被著簪筆彤墀,含香畫省,起草 明光 ?!?/p>
漢儀
漢 官威儀。泛指 中國(guó) 禮儀制度。 唐 李白 《贈(zèng)張相鎬》詩(shī):“庶同 昆陽 舉,再覩 漢 儀新?!?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敘事》:“文非文,史非史,譬夫 烏孫 造室,雜以 漢 儀,而刻鵠不成,反類於鶩者也。” 明 高啟 《奉天殿進(jìn)<元史>》詩(shī):“書成一代存 殷 鑒,朝列千官備 漢 儀?!?孫中山 《大總統(tǒng)告海陸軍士文》:“﹝ 文 ﹞賴國(guó)人之力,得返故土,重覩 漢 儀?!眳⒁姟?漢官威儀 ”。
曹彥約名句,總領(lǐng)戶部楊公挽詩(shī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