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曾幾《挽陳丞相》:
中興論相得耆英,進退能為國重輕。
有望臨人山泰華,無私待物器權衡。
兩朝禮貌緣同德,多士憑依為至誠。
自古元臣薨位少,一時生死極哀榮。
注釋參考
朝禮
(1).參拜;朝拜?!秶Z·越語下》:“王命工以良金寫 范蠡 之狀,而朝禮之?!?唐 鄭處誨 《明皇雜錄》卷下:“今則將行朝禮,爰申寵命,可授銀青光祿大夫,賜號 通玄先生 ?!薄段饔斡洝返谒幕兀骸?悟空 挺身在旁,且不朝禮,但側(cè)耳以聽 金星 啟奏?!?魯迅 《故事新編·起死》:“﹝ 莊子 ﹞又拱兩手向天,提高了喉嚨,大叫起來:‘至心朝禮,司命大天尊?!?/p>
(2).調(diào)習,訓練。朝,通“ 調(diào) ”?!盾髯印ぐЧ罚骸敖?東野畢 之馭,上車執(zhí)轡,銜體正矣,步驟馳騁,朝禮畢矣?!?王先謙 集解引 郝懿行 曰:“上句言馭之習,下句言馬之習也。朝,與‘調(diào)’古字通……此言馬之馳驟皆調(diào)習也?!?/p>
同德
(1).為同一目的而努力?!秶Z·吳語》:“戮力同德。” 唐 吳兢 《貞觀政要·公平》:“夫以善相成,謂之同德;以惡相濟,謂之朋黨。” 明 宋濂 《<昭鑒錄>序》:“天子則元首,諸王則手足,是謂一體者也。其可不同心而同德者乎?” 章炳麟 《駁康有為論革命書》:“五百萬人同德戮力,如生番之有社寮。”參見“ 同心同德 ”。
(2).指同德的人。 明 方孝孺 《郊祀頌》:“上帝至仁,視民如傷,眷求同德,俾典萬邦?!?/p>
(3).《國語·晉語四》:“同姓為兄弟。 黃帝 之子二十五人,其同姓者二人而已……同姓則同德?!?韋昭 注:“同父而生,德姓同者乃為兄弟?!焙笠蛞浴巴隆苯柚竿铡?宋 陳師道 《謝田氏》詩:“顧我何堪能至此,正緣同德又同門?!?/p>
多士
古指眾多的賢士。也指百官?!稌ざ喾健罚骸伴喔鏍栍蟹蕉嗍?,暨 殷 多士?!薄对姟ご笱拧の耐酢罚骸皾鷿嗍?, 文王 以寧?!?晉 盧諶 《答魏子悌》詩:“多士成大業(yè),羣賢濟弘績。”《北齊書·慕容紹宗傳》:“公既身控神兵,心執(zhí)忠義,忽欲殲夷多士,謂非長策,深愿三思。” 唐 白行簡 《李娃傳》:“當?shù)a淬利器,以求再捷,方可以連衡多士,爭霸羣英?!?清 黃遵憲 《陸軍官學校開校》詩:“廣廈千萬間,多士宅爾宅?!?/p>
憑依
憑依 (píngyī) 附著;依靠 base oneself on 無所憑依至誠
至誠 (zhìchéng) 極為誠懇;誠心誠意 complete sincerity 至誠待人 其言多痛切,發(fā)于至誠?!稘h書·楚元王傳》曾幾名句,挽陳丞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