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白居易《秋熱》
西江風(fēng)候接南威,暑氣常多秋氣微。
猶道江州最涼冷,至今九月著生衣。
注釋參考
西江
西江 (Xī Jiāng) 珠江的最大支流,發(fā)源于云南,到廣西梧州后稱西江,全長2129公里 Xijiang River風(fēng)候
(1).風(fēng)物氣候,亦偏指氣候。 唐 王勃 《春思賦》:“ 蜀川 風(fēng)候隔 秦川 ,今年節(jié)物異常年?!?唐 白居易 《與微之書》:“ 江州 風(fēng)候稍涼,地少瘴癘。” 清 黃景仁 《舟夜寒甚排悶為此》詩:“春江異風(fēng)候,今昔變炎涼?!?李廣田 《雀蓑記·山水》:“他們常常想到些遠(yuǎn)方的風(fēng)候,或者是遠(yuǎn)古的事物,那是夢想,也就是夢憶。”
(2).時(shí)節(jié);時(shí)令。 唐 劉禹錫 《步出武陵東亭臨江寓望》詩:“鷹至感風(fēng)候,霜餘變林麓?!?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四:“而 嶠南 風(fēng)候素乖偽,至是殊正?!?明 蘇祐 《九日》詩:“落木驚風(fēng)候,淹留感歲華?!?/p>
(3).風(fēng)向。 五代 王仁裕 《開元天寶遺事·相風(fēng)旌》:“五王宮中,各於庭中竪長竿,掛五色旌於竿頭。旌之四垂,綴以小金鈴,有聲,即使侍從者視旌之所向,可以知四方之風(fēng)候也?!?
南威
(1).亦稱“ 南之威 ”。 春秋 時(shí) 晉國 的美女。《戰(zhàn)國策·魏策二》:“ 晉文公 得 南之威 ,三日不聽朝,遂推 南之威 而遠(yuǎn)之,曰:‘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國者。’” 三國 魏 曹植 《與楊德祖書》:“蓋有 南威 之容,乃可以論其淑媛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論仙》:“不可以 無鹽 宿瘤 之丑,而謂在昔無 南威 西施 之美?!?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蘇仲芬》:“女不答,但嗤嗤笑之以鼻,欵步而入,秋波流慧,嬌媚可憐,竊意西子、南威,不是過也?!焙笠蚍褐该廊?。 南朝 陳后主 《日出東南隅行》:“重輪上瑞暉,西北照 南威 。 南威 年二八,開牖敞重闈?!?宋 徐鉉 《寄鍾謨》詩:“假中西閣應(yīng)無事,筵上 南威 幸有情?!?/p>
(2).謂南方極熱的暑氣?!段倪x·鮑照<苦熱行>》:“赤阪橫西阻,火山赫南威。” 張銑 注:“南方之威色。” 唐 白居易 《秋熱》詩:“ 西江 風(fēng)候接南威,暑氣常多秋氣微?!?/p>
(3).橄欖的別名。 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事物異名》:“南威,橄欖也?!?/p>
暑氣
暑氣 (shǔqì) 盛夏的熱氣 summer heat 我們又熱又渴,何不買些吃?也解暑氣?!端疂G傳》秋氣
指秋日凄清、肅殺之氣?!秴问洗呵铩ちx賞》:“春氣至,則草木產(chǎn),秋氣至,則草木落。”《漢書·外戚傳上·孝武李夫人》:“秋氣憯以凄淚兮,桂枝落而銷亡?!?唐 杜甫 《曲江》詩之一:“ 曲江 蕭條秋氣高,菱荷枯折隨風(fēng)濤。” 明 劉基 《秋日即事》詩之七:“秋氣蕭條 宋玉 悲,西風(fēng)唯有雁相宜?!?魯迅 《朝花夕拾·父親的病》:“其時(shí)是秋天,而梧桐先知秋氣。”
白居易名句,秋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