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道陰山行路難
出自清代納蘭性德《于中好·誰道陰山行路難》:
誰道陰山行路難。
風毛雨血萬人歡。
松梢露{1-1}點沾鷹紲,蘆葉溪深沒馬鞍。
依樹歇,映林看。
黃羊高宴簇金盤。
蕭蕭一夕霜風緊,卻擁貂裘怨早寒。
注釋參考
陰山
陰山 (Yīn Shān) 中國內(nèi)蒙古自治區(qū)中部山脈。東西走向,包括狼山、烏拉山、色爾騰山、大青山等。山頂海拔2000—2400米。山地大部由古老變質(zhì)巖組成,在斷陷盆地中有沉積巖分布。煤、鐵和稀土金屬等礦藏豐富。以狼山最為干旱,大青山較濕潤。山坡低處為草地 the Yinshan Mountains行路難
(1).行路艱難。亦比喻處世不易。 唐 杜甫 《宿府》詩:“風塵荏苒音書絶,關(guān)塞蕭條行路難?!?唐 白居易 《太行路》詩:“行路難,不在水,不在山,只在人情反覆間?!?/p>
(2).樂府雜曲歌辭名。內(nèi)容多寫世路艱難和離情別意。原為民間歌謠,后經(jīng)文人擬作,采入樂府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擬行路難》十九首及 唐 李白 所作《行路難》三首都較著名?!稌x書·袁山松傳》:“初, 羊曇 善唱樂, 桓伊 能挽歌,及 山松 《行路難》繼之,時人謂之‘三絶’?!?陳去病 《少年行》之三:“勸君莫誦《行路難》,勸君莫復(fù)居 長安 ?!?/p>
納蘭性德名句,于中好·誰道陰山行路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