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下留三祀,軍中講六經(jīng)
出自宋代陳深《從政和韻來謝復(fù)就答之》:
并州沈厚士,氣質(zhì)得天靈。
吳下留三祀,軍中講六經(jīng)。
微云點(diǎn)霄漢,清月出要坰。
載鼓汾亭曲,令人識(shí)典型。
注釋參考
吳下
泛指 吳 地。下,用于名詞后表示處所。《宋書·隱逸傳·戴颙》:“ 桐廬 僻遠(yuǎn),難以養(yǎng)疾,乃出居 吳 下?!?明 高啟 《修忠佑祠疏》:“號(hào)雖著於 江 東,祀已傳於 吳 下?!?清 葉廷琯 《吹網(wǎng)錄·虎邱賀方回題名》:“﹝ 賀方回 ﹞以尚氣使酒,不得美官,悒悒不得志,退居 吳下 ?!?魯迅 《花邊文學(xué)·“京派”與“海派”》:“ 梅蘭芳 博士,戲中之真正京派也,而其本貫則為 吳下 ?!卑?, 梅 氏原籍 江蘇 泰州縣 。
三祀
(1).古代春季三種祭禮的合稱,即大祀、中祀、小祀?!吨芏Y·春官·大宗伯》“以禋祀祀昊天上帝,以實(shí)柴祀日月星辰,以槱燎祀司中、司命、飌師、雨師” 漢 鄭玄 注:“三祀皆積柴實(shí)牲體焉,或有玉帛燔燎而升煙,所以報(bào)陽也。”按:大祀用玉帛牲全,次祀用牲幣,小祀用牲。見《周禮·春官·肆師》。 宋 蘇轍 《郊祀慶成》詩:“盛禮彌三祀,初元正七年?!?/p>
(2).古代大夫祭祀門神、路神以及大夫亡而無后的眾鬼,合稱“三祀”。《禮記·祭法》:“大夫立三祀,曰族厲,曰門,曰行?!?漢 蔡邕 《獨(dú)斷》:“大夫以下,自立三祀之別名:曰族厲,曰門,曰行。”
(3).三年。《后漢書·崔骃傳》:“乃稱疾而屢復(fù)兮,歷三祀而見許。”
中講
講述之中。 宋 蘇軾 《仇池筆記·記異》:“有道士講經(jīng) 茅山 ,聽者數(shù)百人,中講,有自外入者,長大肥黑?!?/p>
六經(jīng)
六部儒家經(jīng)典?!肚f子·天運(yùn)》:“ 孔子 謂 老聃 曰:‘ 丘 治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樂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六經(jīng),自以為久矣,孰知其故矣?!薄稘h書·武帝紀(jì)贊》:“ 孝武 初立,卓然罷黜百家,表章六經(jīng)。” 顏師古 注:“六經(jīng),謂《易》、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春秋》、《禮》、《樂》也。” 漢 以來無《樂經(jīng)》。今文家以為“樂”本無經(jīng),皆包含于《詩》、《禮》之中;古文家以為《樂》毀于 秦始皇 焚書。參見“ 六藝 ”。
陳深名句,從政和韻來謝復(fù)就答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勸僧拂拭置高壁,安知野僧不我聽作者:李廌作品:自山中歸至登封遂諷高宰令取峻極中院廚前石
- 琴有古聲清耳目作者:楊昭儉作品:贈(zèng)夢(mèng)英大師
- 明日早,令人求故人,故人來,方與之食
- 何堪身計(jì)長如此,閑盡爐灰卻是疑作者:羅鄴作品:冬日廟中書事呈棲白上人
- 早宦早收不,相從溪與山
- 萬木皆未秀,一林先含春。作者:孟郊作品:南陽公請(qǐng)東櫻桃亭子春宴
- 離筵忽席洛定鼎,戌期云異齊葵丘作者:周必大作品:送葛謙問運(yùn)干
- 多情對(duì)景易感,況淮天庾嶺,迢遞相望
- 七里灘邊古釣臺(tái),老樹蒼苔作者:佚名作品:【雙調(diào)】慶宣和_太華峰高天
- 百弓別業(yè)雖清曠,九尺長身已老蒼
- 9奪圖高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