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時蠆尾正搖毒,邦人生愁總魚肉
出自宋代楊萬里《送趙文友知府謁告省親》:
邦人寧食三斗蔥,莫逢向來蠆尾公。
邦人寧臥文江路,莫放今侯霅川去。
今侯個是隆準(zhǔn)孫,蠶排月腸斸柱根。
所至與民作陽春,帝遣來活廬陵人。
是時蠆尾正搖毒,邦人生愁總魚肉。
今侯下車蔭未移,春臺載民爺與兒。
鳩鳴雀乳一千里,鴟梟半聲不到耳。
今侯冰蘗清到底,一粒不嚼廬陵米。
一芽只瀹青原水,玉皇知渠是廉吏。
如何尊公小愆和,何恙爢已應(yīng)無他。
侯望白雪淚雙落,棄印謁告皈侍藥。
尊公喜皈即日安,一見彩服還加餐。
玉皇詔侯結(jié)絲屨,徑上金門簉鵷鷺。
借令小緩作尚書,也合追趁趙工部。
注釋參考
蠆尾
(1).蠆的尾部。蠆尾末端有毒鉤。比喻毒之所在?!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?鄭子產(chǎn) 作邱賦。國人謗之,曰:‘其父死於路,己為蠆尾,以令於國,國將若之何?’” 杜預(yù) 注:“謂 子產(chǎn) 重賦,毒害百姓?!?唐 杜牧 《昔事文皇帝》詩:“曾經(jīng)觸蠆尾,猶得凴熊軒?!?/p>
(2).借指蝎子。 清 曹寅 《題樸仙畫<五毒圖>》詩之二:“老蟇皤腹不避人,蠆尾爬沙白晝出?!?/p>
(3).即蠆發(fā)。 宋 蘇軾 《次韻黃魯直戲贈》:“細(xì)看卷蠆尾,我家真栗蓬?!眳⒁姟?蠆髮 ”。
(4).比喻書法上的“趯”筆。亦泛指書法遒勁。 南朝 梁 庾肩吾 《書品》:“龍管潤霜,游茲蠆尾?!?清 陳維崧 《劉逸民隱如》詩:“蠆尾與銀鉤,錯落鋪黃絹。” 康有為 《廣藝舟雙楫·傳衛(wèi)》:“家擅銀鉤,人工蠆尾。”參見“ 蠆尾銀鉤 ”。
搖毒
騷擾為害。 唐 韓愈 《潮州刺史謝上表》:“孽臣姦隸,蠧居棊處,搖毒自防,外順內(nèi)悖。”《新唐書·王世充竇建德傳贊》:“ 煬帝 失德,天丑其為…… 竇建德 連 河北 , 王世充 舉 東都 ,皆磨牙搖毒以相噬螫?!?清 錢陸燦 《周亮工墓志銘》:“所在蠧居棊處,搖毒漫瀾,不可爬梳?!?/p>
邦人
(1).國人;百姓?!稌そ鹂g》:“二公命邦人,凡大木所偃,盡起而筑之?!卑?,《史記·魯世家》作“國人”。 宋 沉遼 《和穎叔西園春宴》:“太守樂邦人,縱觀迨時豊?!?清 方文 《東湖行》:“郡縣有司既草草,邦人好事者亦少。”
(2).諸侯?!对姟ば⊙拧ゃ嫠罚骸班滴倚值?,邦人諸友?!?毛 傳:“邦人諸友,謂諸侯也?!?/p>
(3).鄉(xiāng)里之人;同鄉(xiāng)。《韓詩外傳》卷十:“臣 麥丘 之邦人?!?宋 梅堯臣 《南陽謝紫微挽詞》之三:“里社當(dāng)存祀,邦人定立碑。” 明 高啟 《死亭灣》詩:“邸吏驚赤綬,邦人候朱輪?!?清 吳廷華 《沉孝子行》:“我友哭子幾喪明,邦人請旌留孝名?!?/p>
魚肉
魚肉 (yúròu) 比喻用暴力欺凌;也比喻被欺凌的人 savagely oppress 我為魚肉?!妒酚洝ろ椨鸨炯o(jì)》 魚肉搢紳?!濉?張廷玉《明史》楊萬里名句,送趙文友知府謁告省親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