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薛能《柳枝四首》:
數(shù)首新詩帶恨成,柳絲牽我我傷情。
柔娥幸有腰支穩(wěn),試踏吹聲作唱聲。
高出軍營遠映橋,賊兵曾斫火曾燒。
風流性在終難改,依舊春來萬萬條。
縣依陶令想嫌迂,營畔將軍即大粗。
此日與君除萬恨,數(shù)篇風調(diào)更應(yīng)無。
狂似纖腰嫩勝綿,自多情態(tài)竟誰憐。
游人不折還堪恨,拋向橋邊與路邊。
注釋參考
游人
游人 (yóurén) 見“游客” visitor to park,etc.;tourist;sight-seer折還
曲行。古代禮節(jié),表示行進的一種步法?!抖Y記·玉藻》:“古之君子必佩玉……周還中規(guī),折還中矩?!?鄭玄 注:“折還,曲行也,宜方。” 孔穎達 疏:“曲行,謂屈曲而行也,假令從北嚮南行,曲折而東嚮也?!?/p>
折合歸還。 宋 蘇轍 《龍川略志》卷八:“米陳不免賤賣,今欲逐時先借,而令 浙 中以上供米價買銀折還,豈不兩便?!?/p>
路邊
路邊 (lùbiān) 靠近大路的長條土地 roadside;wayside;curb薛能名句,柳枝四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