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陸游《喜雨》
去年禹廟歸梅梁,今年黑虹見東方。
巫言當(dāng)豐十二歲,父老相告喜欲狂。
插秧正得十日雨,高下到處水滿塘。
六月欲盡日杲杲,造物已命摧驕陽。
夕云如豚渡河漢,占書共謂雨至祥。
南山雷車載膏澤,枕上忽送聲淋浪。
猛思濁酒大作社,更想紅稻初迎霜。
六十日白最先熟,食新且領(lǐng)晨炊香。
注釋參考
南山
南山 (Nán Shān) 指終南山,在陜西省西安市南 Zhongnanshan車載
用車載運(yùn)?!度龂尽の褐尽とA佗傳》:“ 佗 行道,見一人病咽塞,嗜食而不得下,家人車載欲往就醫(yī)。”
膏澤
膏澤 (gāozé) 滋潤土壤的雨水 timely rainfall 良田無晚歲,膏澤多豐年?!苤病顿浶旄伞? 比喻恩惠 kindness 如君實責(zé)我以在位久,未能助上大有為,以膏澤斯民,則某知罪矣?!巍?王安石《答司馬諫議書》枕上
(1).床上。 唐 岑參 《春夢》詩:“枕上片時春夢中,行盡 江 南數(shù)千里?!?宋 陸游 《秋聲》詩:“人言悲秋難為情,我喜枕上聞秋聲?!?楊朔 《秋風(fēng)蕭瑟》:“夜來枕上隱隱聽見 渤海灣 的潮聲,清晨一開門,一陣風(fēng)從西吹來,吹得人通體新鮮干爽?!?/p>
(2).指夢中。 宋 蕭東夫 《呂公洞》詩:“枕上功名祇擾擾,指端變化又玄玄。”
送聲
樂曲終而和以他詞,謂之“送聲”?!稑犯娂で迳糖o二·歡聞歌》 郭茂倩 題解引《古今樂錄》:“《歡聞歌》者, 晉穆帝 升平 初,歌畢輒呼‘歡聞不?’以為送聲,后因此為曲名?!薄缎绿茣ざY樂志十一》:“太常丞 呂才 上言:‘ 舜 彈五弦之琴,歌《南風(fēng)》之詩,是知琴操曲弄皆合於歌。今以御《雪詩》為《白云歌》。古今奏正曲復(fù)有送聲,君唱臣和之義,以羣臣所和詩十六韻為送聲十六節(jié)。’”參閱 明 楊慎 《升庵詩話·樂曲名解》。
淋浪
(1).流滴不止貌。 晉 陶潛 《感士不遇賦》:“感哲人之無偶,淚淋浪以灑袂。” 宋 司馬光 《和沖卿崇文宿直睹壁上題名見寄并寄邵不疑》:“況當(dāng)三伏深,霑汗尤淋浪?!?明 沉璟 《義俠記·掛羅》:“這一條血路廣,染衣衫猶自淋浪?!?清 查慎行 《平越遇雷玉衡口占贈之》詩:“急雨淋浪茅店外,亂山高下馬蹄前。” 柳亞子 《放歌》:“仰面出門去,淚下何淋浪!”
(2).沾濕貌。 宋 王安石 《和王司封會同年》:“直須傾倒罇中酒,休惜淋浪座上衣。” 元 吳師道 《吳禮部詩話》:“蕭颯天涯鬢,淋浪醉后衣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小謝》:“寬譬哀情,而衿袖淋浪,痛不可解。”
(3).形容聲音連續(xù)不絕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琴賦》:“紛淋浪以流離,奐淫衍而優(yōu)渥。” 宋 朱熹 《試院雜詩》之二:“坐聽秋檐響,淋浪殊未休?!?清 金農(nóng) 《過唐太守瀕別漫投十韻》:“夜聞雨淋浪,其心在寥廓。”
(4).酣飲貌。 宋 王安石 《信州回車館中作》詩之二:“山木漂搖臥 弋陽 ,因思 太白 夜淋浪?!?金 元好問 《送輔之仲庸還大梁》詩:“淋浪別酒青燈夜,滅沒孤帆落照邊。” 元 張養(yǎng)浩 《水仙子·詠遂閑堂》曲:“客來時樽酒淋浪,花與竹無俗氣,水和山有異香?!?清 秦朝釪 《消寒詩話》:“酒炙淋浪倒玉尊,何如騎馬海棠園?”
(5).盡情;暢快。 宋 蘇軾 《捕蝗至浮云嶺山行疲苶有懷子由弟》詩之二:“久廢山行疲犖確,尚能村醉舞淋浪?!?清 龔自珍 《春日有懷山中桃花因有寄》詩:“東風(fēng)淋浪捲海來, 長安 人道青春迴?!?/p>
(6).潑染;揮灑。形容書寫流暢。 宋 蘇軾 《和張子野見寄三絕句·見題壁》:“狂吟跌宕無風(fēng)雅,醉墨淋浪不整齊?!?元 馬致遠(yuǎn) 《岳陽樓》第一折:“對四面江山浩蕩,怎消得我?guī)仔袃鹤砟芾??!?/p>
陸游名句,喜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3向上跳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