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羽力扛鼎,諸侯屈膝臣
出自宋代劉克莊《雜詠一百首外黃兒》:
子羽力扛鼎,諸侯屈膝臣。
能從小兒語,盡活一城人。
注釋參考
子羽
(1).舊傳為視力極好的人?!读凶印珕枴罚骸癌z焦螟﹞羣飛而集於蚊睫,弗相觸也。棲宿去來,蚊弗覺也。 離朱 子羽 方晝拭眥揚(yáng)眉而望之,弗見其形?!?/p>
(2). 澹臺 滅明 的字。 春秋 魯 人, 孔子 弟子,狀貌丑陋?!妒酚洝ぶ倌岬茏恿袀鳌罚骸癌z 澹臺滅明 ﹞狀貌甚惡。欲事 孔子 , 孔子 以為材薄。既已受業(yè),退而修行,行不由徑,非公事不見卿大夫。南游至 江 ,從弟子三百人,設(shè)取予去就,名施乎諸侯。 孔子 聞之,曰:‘吾以言取人,失之 宰予 ;以貌取人,失之 子羽 ?!薄镀缴嚼溲唷返谑换兀骸皡s説 燕白頷 同 平如衡 回到家里,因相與嘆息道:‘以貌取人,失之 子羽 ?!?/p>
扛鼎
(1).舉鼎?!秴亲印ち蠑场罚骸傲p扛鼎,足輕戎馬。”《文選·王融<三月三日曲水詩序>》:“彯搖武猛,扛鼎揭旗之士?!?劉良 注:“扛、揭,皆舉也?!?清 薛雪 《一瓢詩話》:“若七古則一韻為難,茍非筆力扛鼎,無不失之板腐。”
(2).比喻攘奪國家政權(quán)?!稌x書·明帝紀(jì)論》:“ 晉 氏不虞,自中流外,五胡扛鼎,七廟隳尊?!?/p>
(3).比喻有大才,能負(fù)重任。 明 張煌言 《祭監(jiān)國魯王表文》:“徒藴扛鼎之懷,愈抱號弓之痛?!?/p>
(4).《史記·項(xiàng)羽本紀(jì)》:“ 籍 長八尺餘,力能扛鼎?!焙笠蛞浴翱付Α敝复?項(xiàng)羽 。 金 史肅 《過九里山》詩:“斷蛇扛鼎兩爭雄,陳跡荒涼萬事空?!?/p>
諸侯
諸侯 (zhūhóu) 古時帝王所轄各小國的王侯 the feudal princes;dukes or princes under an emperor 諸侯之所亡與戰(zhàn)敗而亡者,其實(shí)亦百倍?!巍?蘇洵《六國論》屈膝
屈膝 (qūxī) 跪下或跪倒 kneel 對穹廬以屈膝。——南朝梁· 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 屈膝下拜 比喻屈服 go down on one’s knees 屈膝投降 膝蓋 knee 悄悄去屈膝邊拔出刀來,三四刀搠死了。——《水滸傳》劉克莊名句,雜詠一百首外黃兒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