遇物忘世緣,還家懶生計
出自唐代劉長卿《送薛據(jù)宰涉縣(自永樂主簿陟狀,尋復(fù)選受此官)》:
故人河山秀,獨立風(fēng)神異。
人許白眉長,天資青云器。
雄辭變文名,高價喧時議。
下筆盈萬言,皆合古人意。
一從負(fù)能名,數(shù)載猶卑位。
寶劍誠可用,烹鮮是虛棄。
昔聞在河上,高臥自無事。
幾案終日閑,蒲鞭使人畏。
頃因歲月滿,方謝風(fēng)塵吏。
頌德有輿人,薦賢逢八使。
棲鸞往已屈,馴雀今可嗣。
此道如不移,云霄坐應(yīng)致。
縣前漳水綠,郭外晉山翠。
日得謝客游,時堪陶令醉。
前期今尚遠,握手空宴慰。
驛路疏柳長,春城百花媚。
裴回白日隱,暝色含天地。
一鳥向灞陵,孤云送行騎。
夫君多述作,而我常諷味。
賴有瓊瑤資,能寬別離思。
槐陰覆堂殿,苔色上階砌。
鳥倦自歸飛,云閑獨容依。
既將慕幽絕,兼欲看定慧。
遇物忘世緣,還家懶生計。
無生妄已息,有妄心可制。
心鏡常虛明,時人自淪翳。
注釋參考
遇物
猶言待人接物。《南史·袁粲傳》:“ 袁濯兒 不逢朕,員外郎未可得也,而敢以寒士遇物。” 唐 韓愈 《薦樊宗師狀》:“謹(jǐn)潔和敏,持身甚苦,遇物仁恕,有材有識,可任以事?!?宋 秦觀 《南池》詩:“遇物貴含垢,修身戒明污。”
忘世
忘卻世情。 宋 辛棄疾 《鷓鴣天·戊午拜復(fù)職奉祠之命》詞:“此身忘世渾容易,使世相忘卻自難?!?/p>
還家
(1).回家。《后漢書·臧洪傳》:“ 中平 末,棄官還家,太守 張超 請為功曹。” 唐 韓愈 《送進士劉師服東歸》詩:“還家雖闕短,指日親晨飱?!薄抖膛陌阁@奇》卷十一:“﹝ 滿生 ﹞行至 汴梁 中牟 地方,有個族人在那里做主簿,打點去與他尋些盤費還家?!?/p>
(2).歸還農(nóng)家。 陳殘云 《南大門風(fēng)光·河畔飄起紅旗》:“土改的鑼鼓聲,和貧苦農(nóng)民‘土改還家’的歡笑聲,震蕩了 深圳 南岸勞苦者的心聲,有些人回到家鄉(xiāng),分到了土地,安居樂業(yè)搞生產(chǎn)?!?周立波 《暴風(fēng)驟雨》第二部六:“咱們挖地主財寶是要咱們的血汗帳,是財寶還家?!?/p>
(3).指把農(nóng)作物收獲回來。 劉澍德 《拔旗》:“附帶還有一條:注意不要拋撒,保證顆粒還家?!?/p>
生計
生計 (shēngjì) 謀生的辦法 means of livelihood 教育是為生活而不僅僅為生計作準(zhǔn)備,是為生存而不是為謀生作準(zhǔn)備 生活的狀況 living 但伙計本非仇敵,生計艱難,要求提高待遇,也正是人情之常?!蚂`《遙夜庥》 謀劃;產(chǎn)生計策 plan 事生謀,謀生計?!豆砉茸印?p>劉長卿名句,送薛據(jù)宰涉縣(自永樂主簿陟狀,尋復(fù)選受此官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- 10密室消除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