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獵而后見善射,集議而后知能言
出自明代 宋濂、王袆《元史·列傳·卷五十》:
摘自《元史·列傳·卷五十》
解釋:一次規(guī)模宏大的打獵后,就可以知道誰是善射之人;在一次集體爭論之后,就可以知道誰是有真知灼見的人。
原文摘要:
罪,敕中貴人及中書雜問,忽辛歷指宰執(zhí)曰:“汝曾使我家錢物,何得問我!”雄飛曰:“我曾受汝家錢物否?”曰:“惟公獨(dú)否?!毙埏w曰:“如是,則我當(dāng)問汝矣?!焙鲂了旆肌6荒甏?,冊上尊號,議大赦天下,雄飛諫曰:“古人言:無赦之國,其刑必平。故赦者,不平之政也。圣明在上,豈宜數(shù)赦!”帝嘉納之,語雄飛曰:“大獵而后見善射,集議而后知能言,汝所言者是,朕今從汝?!彼旖递p刑之詔。雄飛剛直廉慎,始終不易其節(jié)。嘗坐省中,詔趣召之,見于便殿,謂雄飛曰:“若卿可謂真廉者矣。聞卿貧甚,今特賜卿銀二千五百兩、鈔二千五百貫?!毙埏w拜謝,將出,又詔加賜金五十兩及金酒器。雄飛受賜,封識藏于家。后阿合馬之黨以雄飛罷政,詣省乞追奪賜物,裕宗在東宮聞之,命參
注釋參考
而后
而后 (érhòu) 以后;后來;然后 then;after that 鳴呼!今而后(以后)吾將再病,教從何處呼汝耶?!濉?袁枚《祭妹文》 如優(yōu)孟搖頭而歌,而后可以得志?!?清· 黃宗羲《柳敬亭傳》 大家先議一議,而后正式表決集議
共同評議。《史記·袁盎晁錯列傳》:“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議,莫敢難,獨(dú) 竇嬰 爭之,由此與 錯 有郤?!?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四:“頃歲駁放 秦塤 等科名,方集議時(shí),中司誤以‘駁’為‘剝’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醉公》:“東宮虛位, 圣祖 命諸臣集議。” 孫中山 《檀香山興中會成立宣言》:“每逢禮拜四晚,本會集議一次?!眳⒁姟?雜議 ”。
后知
(1).覺悟較晚。亦指覺悟較晚者?!睹献印とf章上》:“天之生此民也,使先知覺后知,使先覺覺后覺也。” 孫中山 《民權(quán)主義》第三講:“先知先覺者為發(fā)明家,后知后覺者為宣傳家,不知不覺者為實(shí)行家?!?/p>
(2).后來的知己?!秴问洗呵铩な丫罚骸?豫讓 笑而應(yīng)之曰:‘是﹝為﹞先知報(bào)后知也,為故君賊新君矣?!?陳奇猷 集釋:“‘是’下當(dāng)從《策》補(bǔ)‘為’字,否則文不成義……此文‘是為先知報(bào)后知’猶言為 智伯 報(bào) 襄子 耳?!?/p>
能言
(1).長于辯論;有獨(dú)到的見解?!豆砉茸印ぶ薪?jīng)》:“能言者儔善博惠?!薄妒勒f新語·文學(xué)》“ 晏 聞 弼 名” 劉孝標(biāo) 注引《王弼別傳》:“ 弼 字 輔嗣 , 山陽 高平 人,少而察惠,十餘歲便好 莊 老 ,通辯能言,為 傅嘏 所知?!?宋 葉適 《制科》:“用科舉之常法,不足以得天下之才,其偶然得之者,幸也。自 明道 景祐 以來,能言之士有是論矣?!?明 何景明 《與李空同論詩書》:“故 曹 劉 阮 陸 ,下及 李 杜 ,異曲同工,各擅其時(shí),并稱能言,何也?”
(2).議論而有見解者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博喻》:“能言莫不襃 堯 ,而 堯 政不必皆得也;舉世莫不貶 桀 ,而 桀 事不必盡失也?!?北魏 《高湛墓志》:“皇上動哀,能言灑淚?!?/p>
宋濂、王袆名句,元史·列傳·卷五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