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沁園春》:
剝啄誰(shuí)歟,戶外一賓,布衣麻鞋。
有舌端雄辨,機(jī)鋒破的,袖中行卷,錦繡成堆。
閽啟上賓,儂觀諸老,個(gè)主人公喜挽推。
怎奈向,今十分衰颯,非昔形骸。
閽言賓怒如雷。
因底事朱門晏未開。
假使汝主公,做他將相,懶迎揖客,緊閉翹材。
病叟慚惶,尊官寧耐,待鐵拐先生旋出來。
賓性急,懷生毛名紙,興盡而回。
注釋參考
剝啄
亦作“剝琢”。1.象聲詞。敲門或下棋聲。 宋 蘇軾 《次韻趙令鑠惠酒》:“門前聽剝啄,烹魚得尺素?!?清 錢謙益 《觀棋絕句》之六:“疎簾清簟 楚 江秋,剝啄叢殘局未收?!?清 阮升基 《修宜興縣舊志》:“是日宿戚 袁氏 家,聞剝琢聲,出視無所見。”
(2).可重迭使用。 唐 韓愈 《剝啄行》:“剝剝啄啄,有客至門。”
亦作“剝琢”。1.叩擊,敲打。 唐 高適 《重陽(yáng)》詩(shī):“豈有白衣來剝啄,亦從烏帽自欹斜。” 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汪越》:“向山西行七八里,果見叢樹中,有茅屋數(shù)椽,門懸韋箔,繞以笆籬。方將剝啄,而老人已扶笻出?!?/p>
(2).謂用喙刮啄。 郭沫若 《山中雜記·菩提樹下》:“雞雛啾啾地在她腳下爭(zhēng)食,互相擠擁,互相踐踏,互相剝啄著?!?/p>
戶外
戶外 (hùwài) 室外露天處 outdoors 在正餐時(shí)間從戶外回來 作為與室內(nèi)有區(qū)別的室外 open 在戶外度過白天布衣
布衣 (bùyī) 麻布衣服(古時(shí)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) clothes made of cloth 平民百姓 cloth gown worn by scholars not in government 臣本布衣。——諸葛亮《出師表》 有布衣畢昇?!?宋· 沈括《夢(mèng)溪筆談·活板》麻鞋
麻編的鞋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治家》:“ 鄴下 有一領(lǐng)軍,貪積已甚……后坐事伏法,籍其家產(chǎn),麻鞋一屋,弊衣數(shù)庫(kù),其餘財(cái)寶,不可勝言?!?唐 杜甫 《述懷》詩(shī):“麻鞋見天子,衣袖見兩肘。” 仇兆鰲 注:“至 周 以麻為之,謂之麻鞋,貴賤通著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避亂》詩(shī)之五:“麻鞋習(xí)奔走,淪落成愚賤?!?/p>
劉克莊名句,沁園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