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蘇軾《東亭》
仙山佛國本同歸,世路玄關(guān)兩背馳。
到處不妨閑卜筑,流年自可數(shù)期頤。
遙知小檻臨廛市,定有新松長棘茨。
誰道茅檐劣容膝,海天風(fēng)雨看紛披。
注釋參考
仙山
(1).仙人居住的山。 唐 劉禹錫 《三鄉(xiāng)驛樓伏睹玄宗望女幾山詩小臣斐然有感》詩:“ 三鄉(xiāng) 陌上望仙山,歸作《霓裳羽衣曲》。”
(2).比喻遠離市廛的幽靜所在。 明 高濂 《玉簪記·幽情》:“芳草掩重門,住仙山欲避 秦 ,門前怕有漁郎問?!眳⒁姟?仙山樓閣 ”。
佛國
(1).佛所生之地,指 天竺 ,即古 印度 。《維摩經(jīng)略疏》卷一:“言佛國者,佛所居域,故名佛國?!?宋 陸游 《掩戶》詩:“ 泰山 蟻垤初何有?佛國魔宮本亦平?!?/p>
(2).指寺院。 唐 戴叔倫 《寄禪師寺華上人次韻》之一:“佛國三秋別,云臺五色連?!?清 方文 《麻城訪稿木大師》詩:“普天披髮奈渠何,我黨逃名佛國多?!?/p>
同歸
同歸 (tóngguī) 有同樣的結(jié)局或目的 go to same goal世路
[in one's life] 指人世的經(jīng)歷
世路風(fēng)波
詳細解釋(1).人世間的道路。指人們一生處世行事的歷程。《后漢書·張衡傳》:“吾子性德體道,篤信安仁,約己博蓺,無堅不鉆,以思世路,斯何遠矣!” 唐 杜甫 《春歸》詩:“世路雖多梗,吾生亦有涯?!?寧調(diào)元 《燕京雜詩》之五:“人情葉葉都如此,世路悠悠古所難?!?/p>
(2).指宦途?!逗鬂h書·崔骃傳》:“子茍欲勉我以世路,不知其跌而失吾之度也?!?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頒詔云夢》:“但權(quán)臣女謁,方布列於要津;野性疎才,恐不宜於世路,為之奈何?”
(3).猶世道,指社會狀況。《晉書·庾珉傳》:“初, 洛陽 之未陷也, 珉 為侍中,直于省內(nèi),謂同僚 許遐 曰:‘世路如此,禍難將及,吾當(dāng)死乎此屋耳!’”《周書·黎景熙傳》:“﹝ 景熙 ﹞客於 潁川 ,以世路未清,欲優(yōu)游卒歲?!薄赌鲜贰る[逸傳下·阮孝緒》:“ 陳郡 袁峻 謂曰:‘往者天地閉,賢人隱。今世路已清,而子猶遁,可乎?’”
(4).世情;世事。 唐 張喬 《贈頭陀僧》詩:“已知世路皆虛幻,不覺空門是寂寥?!薄都t樓夢》第四八回:“這么大人了,若只管怕他不知世路,出不得門,干不得事,今年關(guān)在家里,明年還是這個樣兒?!?/p>
(5).世俗?!都t樓夢》第一一五回:“不意視弟為蠢物,所以將世路的話來酬應(yīng)。”
玄關(guān)
玄關(guān) (xuánguān) 住宅的正門 the front door 一打開玄關(guān),隨即迎上來太太的臉背馳
背馳 (bèichí) 背道而馳 run counter to 這兩個人的主張正相背馳蘇軾名句,東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