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袁甫《再用前韻》:
小時(shí)所學(xué)老何如,自詫西河不記洙。
曾子斯言譏背本,祗今猶足警吾徒。
注釋參考
背本
背棄根本?!蹲髠鳌ぐЧ吣辍罚骸?吳 將亡矣,棄天而背本?!薄秴问洗呵铩ど限r(nóng)》:“國(guó)家難治,三疑乃極,是謂背本反則,失毀其國(guó)?!薄度龂?guó)志·魏志·高堂隆傳》:“末俗背本,由來久矣。” 金 王若虛 《議論辨惑》:“若名教之理而書生不知,則誰復(fù)知之?且 厚 ( 鄭厚 )獨(dú)非書生耶?何其背本之甚也?!?明 張居正 《乞宥言官疏》:“彼之背本反噬,忍為不義,固自忘其父母?!?/p>
祗今
祗,同“ 祇2 ”。如今。 唐 岑參 《獻(xiàn)封大夫破播仙凱歌》之一:“天子預(yù)開 麟閣 待,祗今誰數(shù) 貳師 功!” 宋 張孝祥 《鷓鴣天》詞:“居玉鉉,擁金蟬,祗今門戶慶蟬聯(lián)?!?/p>
吾徒
(1).我的門徒?!墩撜Z·先進(jìn)》:“非吾徒也,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。”
(2).猶我輩。 漢 班固 《答賓戲》:“ 孔 終篇於西狩,聲盈塞於天淵,真吾徒之師表也?!?五代 伍喬 《龍?zhí)稄埖勒摺吩姡骸八旯推陲w去,應(yīng)笑吾徒多苦吟?!?明 高啟 《送虛白上人序》:“ 虛白 之賢,不唯過吾徒,又能過其徒矣?!?/p>
袁甫名句,再用前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