嘆嗟既不足,吟誦又豈加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答宣城張主簿遺鴉山茶次其韻》:
昔觀唐人詩,茶詠鴉山嘉。
鴉銜茶子生,遂同山名鴉。
重以初槍旗,采之穿煙霞。
江南雖盛產(chǎn),處處無此茶。
纖嫩如雀舌,煎烹比露芽。
競(jìng)收青篛焙,不重漉酒紗。
顧渚亦頗近,蒙頂來以遐。
雙井鷹掇爪,建溪春剝葩。
日鑄弄香美,天目猶稻麻。
吳人與越人,各各相◇◇夸。
傳買費(fèi)金帛,愛貪無夷華。
甘苦不一致,精麤還有差。
至珍非貴多,為贈(zèng)勿言些。
如何煩縣僚,忽遺及我家。
雪貯雙砂罌,詩琢無玉瑕。
文字搜怪奇,難於抱長蛇。
明珠滿紙上,剩畜不為奢。
玩久手生胝,窺久眼生花。
嘗聞茗消肉,應(yīng)亦可破瘕。
飲啜氣覺清,賞重嘆復(fù)嗟。
嘆嗟既不足,吟誦又豈加。
我今實(shí)強(qiáng)為,君莫笑我耶。
注釋參考
嘆嗟
(1).嗟嘆,嘆息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秋夕仰贈(zèng)從兄寘南》詩:“撫弦乏歡娛,臨觴獨(dú)嘆嗟?!?唐 周繇 《經(jīng)故宅有感》詩:“昔年埏埴生靈地,今日生人為嘆嗟?!?/p>
(2).贊嘆。 唐 杜甫 《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引》:“今之新圖有二馬,復(fù)令識(shí)者久嘆嗟?!?唐 羅鄴 《趁職單于留別闕下知己》詩:“逢秋不擬同 張翰 ,為憶鱸魚卻嘆嗟?!?/p>
嗟嘆。 宋 曾鞏 《上歐陽學(xué)士第二書》:“及行之日,又贈(zèng)序引,不以規(guī)而以賞識(shí)其愚,又嘆嗟其去?!?清 孫枝蔚 《閑居感懷》詩之六:“坐久生嘆嗟,非嫌主情衰?!?清 金和 《圍城紀(jì)事六詠·警奸》:“往往當(dāng)路橫要遮,道旁三老私嘆嗟?!?/p>
不足
不足 (bùzú) 不充足,不夠,滿足不了需要 inadequate;be not enough 二十尚不足?!稑犯娂つ吧仙!?最愛湖東行不足。——唐·白居易《錢塘湖春行》 缺少或沒有 lack 信心不足 少于,不到 less than 不足一千 不能;不可以 can’t;should not 此中語云:“不足為外人道也。”——晉·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 不值得,不必 not worth吟誦
吟誦 (yínsòng) 有節(jié)奏地誦讀詩文 chant;recite 吟誦詩篇梅堯臣名句,答宣城張主簿遺鴉山茶次其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